【云游新疆】田园采摘乐,新疆乡村旅游提档升
一进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西沟乡,遍地金灿灿的高寒雪菊绽放的“笑颜”就吸引了游客,轻轻折下一朵雪菊,别在耳后,咔嚓一声,用手机记录下来。“你看我摘了好多雪菊,带回家自己晾晒,泡茶做汤都很好。”甘肃游客毛女士感慨道,这里既能自己动手参与雪菊的采摘,还能看到这么美的秋季风景,真是不虚此行。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第六届雪菊文化旅游节暨美食节刚刚落下帷幕,近3000亩绽放的雪菊成为游客旅途中一抹惊艳的回忆。
游客既能欣赏美景,又可体验采摘的乐趣。图 /吾买尔江·吾布力卡司木
“我们景区的主要特色是怪榆和雪菊,沿途看到雪菊地且有体验式采摘标识的,游客只要交10元就可以进去采摘,体验与自然亲近和动手劳动的乐趣。”达坂城区西沟乡相关负责人李学仁说,自2012年以来,达坂城雪菊文化旅游节已经举办了六届,已经成为了达坂城区旅游乃至乌鲁木齐市旅游的一个重要品牌。曾仅一天时间,便突破了1.8万人次,当日雪菊销量达到10吨,餐饮、土特产销售等经济产值达到了90余万元,雪菊产品已远销广东、上海、北京、四川、江浙、辽宁、黑龙江等地。
体验式采摘让游客感受与自然亲近、动手劳动的乐趣。图 /吾买尔江·吾布力卡司木
大到享誉国际的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小到林林总总的达坂城雪菊文化旅游节、薰衣草节、乡村蔬果采摘,人们纷纷拥向田园,采蔬菜、摘水果、享农家饭、睡农家炕……这些集合了文化体验、旅游服务、休闲度假等多重旅游功能的采摘游模式备受青睐。
体验动手:采摘赏玩尽享乡村乐趣
走进巴州和硕县乌什塔拉乡的风情园,大如伞盖的桑树,枝繁叶茂的杏树,硕果累累的欧洲李,飘出一阵阵浓郁的果香。风情园里人头攒动,不时能见到游客驻足拍照,采摘鲜果。
和硕县风情园里游客在采摘水果。图 /王临荣
艾山江·库完江正在接待来自各地的游客。“今天我们已经接待了100多位游客了,大多来自内地,从早上忙到现在,连饭都顾不上吃。”这片面积达1100多亩的杏树风情园是艾山江和哥哥的心血,因为靠近金沙滩旅游度假区,这也给外地游客提供了一个新去处。
从西安自驾来新疆玩的游客李先生,本来想在金沙滩游览完就离开,“回程时发现了这个风情园,里面郁郁葱葱,于是就进来看看,儿子特别喜欢这里,爬上爬下,摘了很多新鲜的桑葚。”他说,玩累了,他们一家三口还在这里吃了一顿地道的农家饭,羊肉鲜嫩可口,让他念念不忘。
天然绿色食品深受游客喜爱。图 /王临荣
“羊是我们自己养的,菜是自己种的无公害绿色蔬菜,瓜果都是地里现成的,游客摘来我们的厨师就做给他们吃。”艾山江说,风情园里,树龄18年的桑树有3000多棵,品种有白桑、黑桑、药桑等。从6月1日至今,游客一直络绎不绝,最多一天能接待2000多人,今年,已经突破两万人了。
和硕县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和硕县葡萄采摘园、田园生态农庄、千亩黄芪示范园等一批休闲采摘体验项目,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0多万元。
与和硕县一样,阜康市王母桃园里的游客从5月下旬开始就络绎不绝,“早就听说过王母娘娘的蟠桃园,一直想去,这不,我们看到有个旅行团把天池和蟠桃园放在了一条线路上,就赶紧报名来了。”北京游客孙先生说。
融合发展:采摘与文化亲密结合
如今,越来越多的采摘游寻找到了“园区采摘+农耕体验+农业认领+农家乐+民宿业+民俗娱乐+农产品采购”一条龙的融合发展新路子。
伊宁县萨地克于孜乡的冠通百果生态园里近日也迎来了大批游客,这里的采摘期将持续到10月底。“园子挺美的,抬头就能看到树上红灿灿的苹果,葡萄也都熟了,这种苹果叫鸡心果,吃起来有点像海棠果,口感挺好的,我特地亲自动手摘了最好的果子封存,只要留下地址,工作人员就会邮寄给亲朋好友。”游客马女士说。
进入9月,叶城县夏合甫乡托盖来斯村迎来了核桃的采摘季,不仅给外地游客带来了核桃盛宴,也让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农户玉素甫 ?尼亚孜正在分拣、包装、封存核桃,并联系车辆给前期订单客户发货,几名游客挥着木杆敲落核桃,掉落地上的啪啪声格外有趣,随后,过秤、付钱,乐呵呵地离开这里。“我家种的核桃,这几年供不应求,到了成熟季时,订单和游客就自己找上门,根本不愁销路。”他说,今年预计收益超过10万元。
除了增收,如今的采摘游更搭上了文化的顺风车。
各种各样的彩色葫芦挂在树上,也是一道风景。图 /乡村创客葫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