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数据显示:智慧升级成为沈阳“创新密码”

2019-03-09 08:14栏目:汽车

  年初以来,未来产业发展创新成为沈阳市智慧升级的创新动力。所谓未来产业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与工业技术交叉融合为驱动,显著带动生产力发展、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涉及生产、交通、健康、消费、民生等多个方面的经济活动。沈阳市一直以“智慧城市新体系、大数据产业链”为主线创新发展,通过大力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城市建设新体系、完善大数据产业链条等举措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新模式。

  本报综合《沈阳市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2018-2035年)》《沈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沈阳市统计局数据等多方数据带您领略智慧升级模式下的沈阳“创新密码”。

  智慧服务创新:大数据服务生活的对接度更高

  智慧服务在市民生活中的应用逐步加快。沈阳市5000台公交车实现了车辆免费WiFi覆盖;网上预约、智能导诊、自助查询打印等信息化服务手段在各级医院普及应用;中小学“数字校园”全面建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蓝卡医疗”“东软熙康”“就业通”等多项服务进入社区。

  在大数据产业链条建设方面,目前沈阳市拥有大数据及相关产业企业超过180家。组建了沈阳东大智慧城市研究院和沈阳(中兴)大数据研究院,组织发起了汇聚国内外180多家优秀企业和专家资源的东北大数据产业联盟;医疗大数据、能源大数据、交通大数据等重点应用项目纷纷落地。沈阳市正在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统一平台改变各部门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和良性流动,加强政府各项业务监控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和决策质量;基于汇聚的数据资源发展更多创新产业和服务,形成良性的城市大数据生态圈。

  加快建设5G创新示范网,推动基于5G的无人驾驶示范、5G网络环境下的移动远程医疗、5G支撑的城市级别物联网等前沿应用。整合全市数据平台和数据中心资源,每年分别在大数据生产流通领域、创新应用领域、终端产品制造领域布局项目不少于100个,推进大数据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广泛应用。整合人口、交通、教育、建设等公共数字信息,推进大数据的开发利用,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水平,将沈阳打造成以人为本、数据驱动、精准治理、惠及全民的新型智慧城市标杆。

  智慧产能创新:生产、交通、健康、人工智能等多方面发展

  在未来产业的智慧创新方面,沈阳重点培育未来生产、未来交通、未来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智慧交通等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人工智能方面,沈阳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重点开展云识别、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智能感知认知技术研究。搭建沈阳市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平台,加快构建包括创新资源、骨干企业、零部件配套企业、金融机构、第三方机构等在内的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建立智能机器人研发平台、性能测试与功能验证平台,突破智能柔性多关节机器人、双臂协作机器人、智能复合机器人等一批标志性产品。

  在汽车、交通产业方面,依托华晨汽车、上汽通用、东软睿驰等骨干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条。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平台,布局车载操作系统、辅助驾驶、车联网、动力电池、智能充电的研发和产业化,探索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试点应用。加快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建设,利用沈阳机场、中德高端装备产业园等区域,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和推广应用。将沈阳市打造成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重要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充分发挥沈阳市航空航天研发优势,发展通航飞行器和无人机研发、零部件和关键系统配套、发动机制造、总装制造、试飞适航等。开展无人机应用示范;全力打造我国“北方通用航空之都”。

  未来,将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等技术在交通领域深度应用。建立智慧交通创新平台。发展以城市道路智能化交通为主体,利用云计算平台的大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建立涵盖交通安全运行、交通运输管理、应急指挥调度及综合信息服务等功能的智慧交通创新平台。搭建高水平的智慧路网基础设施、5G通信、高精度定位环境,建立完备的智慧交通系统、智慧交通云服务平台IT基础设施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