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推動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訪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求發(2)

2019-03-08 20:38栏目:县区

通過學習討論,全省上下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進一步凝聚了共識,激發了內生動力,強化了振興發展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新華網:我們關注到,去年遼寧下大力氣全面深化改革,著力破解體制機制問題,請您介紹一下遼寧改革的成效如何?

陳求發:總書記指出,東北地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歸根結底仍然是體制機制問題,是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問題,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要靠深化改革。去年,我們按照總書記要求,聚焦薄弱環節,抓住關鍵領域,涉險灘、破堅冰,除頑瘴、克痼疾,完成一系列具有標志性引領性的改革任務。一是“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省直部門行政職權精簡17.7%,一般性經營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3.5個工作日以內。據第三方評估報告顯示,遼寧營商環境指數列全國第九位。二是國資國企改革有序推進,招商局集團成功整合大連港、營口港,遼寧港口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國企混改初見成效,東北特鋼、東藥集團等在混改后實現扭虧為盈、效益提升。廠辦大集體改革全面有序推進,“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全部完成,180戶“僵尸企業”得到處置。三是地方機構改革扎實推進,提前完成省市縣機構改革任務。事業單位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全省1174個經營性事業單位全部轉企,組建企業集團157家,涉及人員編制6.6萬名,公益性事業單位整合精簡幅度達90%以上,基本解決了事業單位“有人沒事干、有事沒人干”問題。四是縣鄉財政體制改革成效明顯,全省916個鄉鎮和涉農街道全部重新設立金庫,通過完善“飛地經濟”和招商引資收入分享政策,發展經濟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全省鄉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大幅增長。五是民營經濟進一步發展壯大,出台23條支持民營企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新登記市場主體66萬戶。

新華網:近年來,遼寧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動能轉換,請問求發書記,過去一年遼寧在這方面有哪些亮點?

陳求發:遼寧產業結構單一、重化工業比重過大問題比較突出,裝備制造、冶金、石化三大產業佔全省工業近七成,轉方式、調結構任務艱巨。我們始終把增強創新能力作為推動遼寧振興的根本途徑,堅持鳳凰涅槃、騰籠換鳥,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經濟結構優化調整,著力構建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新突破。全年淘汰30萬噸以下煤礦25處,商品住房去化周期降為13.9個月,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落地資金超600億元,減免稅費1390億元,電力市場化改革降低企業用電成本41億元。鞍鋼、本鋼、撫順石化等老國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煥發了新生機。二是“一帶五基地”建設取得新進展。這是中發〔2016〕7號文件部署的重大任務。遼寧出台“1+5”框架實施方案,整合34家事業單位成立五大基地服務支撐中心,為“一帶五基地”建設提供服務保障。注重改造升級“老字號”,重塑石化、冶金等傳統產業優勢﹔深度開發“原字號”,推動重點企業向精深加工發展﹔培育壯大“新字號”,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重大項目對“一帶五基地”的支撐作用凸顯,寶馬X3、英特爾二期、恆力石化等項目竣工投產,沙特阿美煉化一體化、寶馬新工廠、雷諾輕型商用車等項目落地。三是創新型省份建設取得新成效。我們加大科技投入,推進技術攻關,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30項重大任務和135個重大項目順利實施,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扎實推進,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開工建設,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正式啟動,獲國家科技獎17項(人),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55項,開發26個重點產品和關鍵部件,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20%,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5.5%。四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釋放新活力。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大力發展先進裝備、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等產業。實施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倍增計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4500家,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9%。

新華網:近年來,遼寧一直致力於打造開放合作高地,請您介紹一下,去年遼寧在對外開放上發生了哪些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