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三代人的火车故事

2019-03-29 22:44栏目:县区

  2018年12月29日,对于通辽机务段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9点09分,由该段动车车间担当牵引乘务的C1508次列车在鸣笛声中快速驶出通辽火车站,标志着这个段正式步入了“高铁时代”。

  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今天的高铁动车组。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职业、用家庭、用共同的情怀见证了祖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

  他叫刘一铭,1987年12月31日,出生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的一个铁路世家。高中毕业后,穿上了军装,经过部队锻炼,复员后又经过锦州铁路司机学校的培训学习,2010年到通辽机务段通辽运用车间当上了一名火车司机。

  刘一铭的爷爷刘志森今年76岁,是早年退休的一名火车司机,先后担任机车司炉、副司机、司机,爷爷曾经有个愿望,那就是能开上干净的、不用烧煤的内燃机车。

  “当火车司机光荣啊!那时候挣68块钱养活一大家子人。跑车都是蒸汽机车,刚上班的时候有友好型、解放型、胜利型,后来有人民型、建设型、前进型,八几年的时候有的机务段有内燃机了。那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开上内燃车,内燃车干净,不用烧火,工作条件好。但彰武段那时候97年才有内燃机车,差一年退休,没开上。那时候车跑的慢,平均速度也就是50多公里。不像现在,那高铁都300多公里,差距太大了。”

  刘一铭是在听爷爷讲这样的故事长大的。

  其实爷爷的这些遗憾,早在刘一铭的父亲刘孝身上就已经如愿以偿了。刘孝,通辽机务段的安全监察员,在父亲的影响下,八十年代就当上火车司机。

  “那时候受我父亲的影响比较大,小时候父亲总带我去机务段,家也住在铁道边上,每当看到火车过的时候,就感觉特别的激动。小时候就想,能开着那么大的庞然大物,拉着那么多的车厢跑,特别的威风。而且由于我父亲跑车、挣钱多,家里条件也比他们一般人家生活还是要好很多。”

  俗话说“爹是英雄儿好汉”,刘孝开上了火车以后,工作表现突出,先后被任命为指导司机、车队长,2009年当上了段安全科监察员。

  “干火车司机这活,得有责任心和敬畏心,到什么时候都得把安全、标准放在第一位。我那时候就想,干就得干出样,不能给我父亲丢脸,现在我也是这么教育我家一铭的。”

  刘一铭没有忘记爷爷的嘱托和父亲的期望,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凭借优秀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表现赢得了身边同事的一致好评,提职司机后两年就被选送参加了沈阳局举办的“361”学习班,2017年8月,他又担起了指导司机工作。

  三代人半个世纪的“火车故事”,他们把青春和热忱全部投入到了运输生产上、投入到了铁路事业上。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到现在的新通高铁的开通,见证了中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三代人的努力,三代人的付出,换来的是生活的日新月异、换来的是祖国的富强、更换来了无比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