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河南新野:一对奉献在扶贫一线的比翼鸟

2019-03-09 10:13栏目:新闻

  中新网河南新闻11月9日电  在新野县扶贫一线队伍里,有这样一对年轻夫妻,他们怀揣着改变农村贫困的梦想,满怀着扶贫事业的热情,用他们高尚的情操谱写着无悔青春,他们就是县委组织部的白洁和他的妻子程雨。

  2016年7月,白洁主动报名到新甸铺镇宋庄村驻村扶贫,妻子程雨,在新野县歪子镇政府工作,任团委书记、组织干事,并参与全镇扶贫、综治、统计等部门工作,同时,分包歪子镇老庙村,为该村脱贫攻坚工作主力。

  在驻村前,白洁先后在县人社局、县委组织部等单位工作,缺乏乡镇工作经验,刚到村里时,有些工作不知道如何下手,而妻子程雨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又在乡镇工作,于是每逢遇到村里的疑难问题,程雨便通过电话、微信等途径,与丈夫进行研究探讨、互相交流,很快,白洁便把自己融入进宋庄村这片土地上,主动把自己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他对全村百姓敬如亲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由于白洁在县委组织部从事文字材料工作,所以每逢遇到扶贫材料方面问题,程雨也会主动征求并参考丈夫的意见,她常说,扶贫资料里面可包含着“大民情”,一点也马虎不得。互敬互爱的夫妻,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争吵,但为了扶贫工作,有时候反而有了“争吵”。经过长期不懈努力,老庙村扶贫档卡资料在各级评比中经常位居全镇前列,受到一致好评。

  歪子和新甸铺这两个乡镇,一个是新野的北大门,一个是新野的南大门,在最忙碌的那段扶贫日子里,一家三口团聚成了奢侈,孩子不到1岁,俨然成了“留守儿童”。忙完村里的事情,程雨晚上回来经常已经是半夜了,孩子都睡了,早上走的时候,孩子还没醒。有一次孩子高烧39度多,奶奶在家着急的催他俩回来,可夫妻2人因扶贫任务繁重都无法回家,在电话里听着儿子的哭声,程雨这个群众嘴里的“女汉子”终于也哭了,她对婆婆说“妈,有你照顾,我们放心,等忙完我们就回去。”

  2017年年底,程雨再次怀孕,但她一直坚守岗位,由于长期疲惫,导致流产先兆,医生强烈建议她卧床休息,可是临近年底,她最放心不下的是村里那些贫困户啊,于是,她一次又一次瞒着家人跑到村里工作。2018年8月底,临盆在即,她才恋恋不舍地请假待产。而就在这个时候,白洁被确诊为甲亢,暴瘦20斤,头发大把地掉落,到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主治医师直接让他住院治疗,但一想到紧张的扶贫工作和马上生产的妻子,他毅然选择吃药保守治疗,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诊治,身体各项指标已基本恢复正常。得知结果后第一时间,白洁又迅速投身到脱贫攻坚这场如火如荼的战役之中。

  扶贫工作忙起来经常不能按时吃饭、按时休息,可两人都没叫过苦,坚守在工作岗位,白洁不休息,程雨也是不把自己当孕妇,贫困户张平喜说:“我家在村部旁,经常看到这闺女在加班,饭都不吃,有一次熬过下午三四点吃午饭,只吃一碗泡面,看着心疼人。”村干部史书会说:“过年下大雪,她刚怀孕,还要在周末冒雪来看贫困户,我真怕她摔住可咋办,咋劝都不中。”

  难得偶尔过个周末,除了陪伴孩子、做做家务外,夫妻俩讨论最多的依然是扶贫工作,在扶贫这场战役中,两人成了战友,精准扶贫这四个字已经深深得刻进了他们的脑海,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今年10月份的驻村工作队调整中,白洁、程雨家庭面临特殊情况,大儿子刚上幼儿园需要人接送,小儿子刚刚满月需要人照顾,白洁驻村扶贫已满两年时间,加上身体原因不适合长期驻村,符合申请调回的条件,然而,他最终选择了继续坚守,因为两年多了,他已经把这个村子当成了自己的家。

  程雨经常说:“自从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注定我俩就不再是一个称职的父母、一个称职的子女,感恩家人的理解。”现在别说过啥纪念日了,孩子生日、父母生日都过不了,今年五月份白洁的母亲过生日,恰好白洁那天能回县城,可他回来后就直接去了家附近的精神病医院,他包的一户贫困户在里面,办完手续他又回驻村了,其实扶贫的人都有很多的身不由己。

  “基层”一词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意味着艰苦和磨炼,然而这对85后年轻夫妻,在孩子还不到1岁的时候扎根农村,结伴前进,以斗士的姿态,行走在扶贫攻坚的路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践行了使命,彰显了担当。他们放弃小家,奉献青春,投身扶贫一线,把农村当成了充满希望的战场,用实际行动扛起沉甸甸的责任,在农村大地上书写着一份份承载着老百姓信任与期望的答卷。(王祎 王冬安 梁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