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底气十足”的旅游你愿意尝鲜吗(3)
据统计,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55.39亿人次,旅游已成为诸多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近年来诸如强制消费等跟团游负面报道却令消费者望而生畏。因此,驴妈妈旅游网“先游后付”一经上线,便得到了消费者的支持,他们觉得“先游后付”的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消费者的损失。
市民鞠小姐对记者说,今年2月,当她得知了“先游后付”产品之后,就下了一单斯里兰卡7日5晚跟团游。“斯里兰卡属于比较小众的目的地,狮子岩、南部海滨都美到无法形容,导游也很贴心,玩好了觉得满意之后,我才支付了团费,这种感觉真不错。”鞠小姐对这次新尝试非常满意。
“目前,全国范围内上线产品有几百条线路,产品数量和团期还在陆续增加中。”据李秋妍介绍,“从全国范围看,2月份的‘先游后付’订单量与1月份的相比环比增长47.5%。其中,长春同期订单量环比增长21.3%。”
“没有发生之前人们担心的游客刻意赖账、故意找茬不付款等现象,游客都是在归来后3天内就完成了付款。”李秋妍表示:“先游后付打破旅游业之前的商业模式,创建了一个新的旅游生态,重新定义跟团游,降低了用户出行顾虑,解决了旅游行业存在的互不信任问题,塑造了旅游行业新信用体系。”
市场挑战犹存
驴妈妈旅游网的“先游后付”虽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讨论,但事实上,“驴妈妈”并非是吃螃蟹的第一人。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早在2011年,支付宝就曾推出过“先游后付”的支付模式,推广初期就遭遇了困境。其后,2012年5月、2013年3月,麦豆旅游网、上海一家旅行社分别推出了“先旅游、后付费”的旅游担保服务模式,均以失败收场。业内人士指出,“先游后付”的模式于消费者而言比较踏实和放心,但同时也为地接社、组团社带来极大的资金压力和风险。
长春文化国际旅行社企划部部长蔡智宇认为,“先游后付”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消费者的顾虑,总的来说对消费者有利。但由于旅游是一种体验类的服务,旅行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就以堵车这一个问题来说,可能有的游客能够理解,有的游客就觉得这一体验太差了。主观评价很难量化,这是比较担忧的问题。”蔡智宇建议,虽然“先游后付”有诸多便利,但在具体操作和细节上,还需充分考虑到后续经营的方方面面,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先游后付”这种营销方式有创新,不仅为呼唤诚信社会提供了推动力,同时,还将在促进旅游市场的改革、带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的升级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恒曜旅游文化产业集团副总经理徐威表示,今后,在不断尝试新的营销手段的同时,更广泛地与社会诚信系统合作,更注重提升产品品质,以高质量的旅行服务吸引更多、更广的客户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