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尼泊尔,为啥只有中企可以做到?
即将完工的上树崔里水电站。
【环球时报赴尼泊尔特派记者 彭泽锋 黄格 胡雨薇】小雨后的周六清晨,距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以北95公里处,由葛洲坝集团承建的上崔树里水电站的施工人员照常上班。这对于有着20年水电从业经验的王紫阳来说,已是在尼打拼的10年中再平凡不过的清晨。“虽然是在尼泊尔,但我们也得拿出中国人做事儿的拼劲和标准,早日让水电站投入使用。”王紫阳是中国葛洲坝集团尼泊尔代表处首席代表、尼泊尔上崔树里-3A项目部项目经理,也是尼泊尔中资企业协会主席。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尼泊尔这个百废待兴、充满机遇的国家,很多国家都曾来这里来开发过基础设施,但真正能扎根在这、把项目建好、为当地百姓做出贡献的,只有我们中国企业。”
站稳脚跟的中国企业
“由于尼方特殊的地质结构和自然灾害频发,自2011年启动以来,上崔树里水电站项目的进展就好似坐过山车一般。”王紫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由于洪水泛滥,该项目曾在2013至2014年被迫停工6个月。经历2015年的7.8级大地震后,项目更是停顿2年多。“在中国建设这种类型的水电站只需3年,但在这里得要10年。”王紫阳坦言,“好在现在大部分工作都完成了,按照目前规划,今年4月就能实现发电。”据了解,加德满都地区旱季经常停电,多的时候一天停十几个小时。这座发电量达60兆瓦的水电站投入运营后,该地区的电力短缺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
上崔树里水电站是由尼泊尔电力局规划、中国进出口银行投资的首个对尼优惠利率贷款项目。据了解,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大部分重型设备都是通过中国西藏自治区的吉隆口岸运到项目施工地。由于缺乏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中方在雇用当地工人的同时,也从国内请来许多资深技术人员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该项目目前中方员工167人,尼方员工486人。到目前为止,为当地创造1600多个就业机会。王紫阳表示,“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我们带来了资金、技术、资源和精神,希望能帮助推动尼泊尔的经济增长。”
“我们非常欢迎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到尼泊尔发展。”西苏巴穿着整齐的西装、说着流利的汉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现年54岁、出生于尼泊尔北部,就职于中国水电集团的萨格玛塔电力有限公司。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近年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让尼泊尔人感到非常敬佩。作为邻国,我们希望更多尼方企业能和中方企业展开合作。”在记者好奇他为何能熟练地用中文沟通时,西苏巴表示,他1991年获得尼泊尔政府奖学金,到中国的上海大学研读建筑专业5年。
西苏巴所在的中资企业正运营着中国企业在尼泊尔投资的第一个水电站项目——上马相迪A水电站。据了解,该水电站装机容量为5万千瓦,2013年1月开始建设,2017年1月正式投入运营,比原计划提前110天完成验收,是尼泊尔水电站建设史上第一个提前实现发电的项目,也让当地人对中国企业的效率竖起大拇指。“该项目能在4年内投入运营完美展现了‘中国速度’。”西苏巴自项目成立之初就加入萨格玛塔电力公司,现已担任综合管理部副主任的他表示,“在中方企业里,大家工作都非常勤奋敬业,越来越多的尼泊尔人希望能到中国企业工作。”西苏巴的儿子就是其中之一。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在中国完成学业,如今与父亲在同一家公司上班。
中国和尼泊尔于2017年5月签署了“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在很多尼泊尔人看来,这是其发展的绝佳机会。”中国水电—萨加玛塔电力公司总经理晏洪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许多尼泊尔企业与中资企业或机构有过合作后,都希望合作能继续深化。
在中尼边境通商口岸,印有中尼友好图样的车队络绎不绝。彭泽锋 黄格摄
中尼旅游升温
“在尼泊尔寻找机遇方面,中国企业在承包工程领域具有很大优势”。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张帆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尼泊尔经过近20年的政治动荡,去年终于经过选举,产生了近20年来最强有力的一届政府。政治稳定后,尼泊尔政府也有精力投入发展经济。再加上原来尼泊尔底子比较薄,百废待兴,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机遇很大。“目前在尼泊尔的道路、机场、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及医院、学校等民生领域,都活跃着中国公司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