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释放新一轮扩大开放信号

2019-03-26 08:10栏目:新闻

本报记者 夏旭田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夏旭田 北京报道

  编者按

  3月23日至25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主题是“坚持扩大开放、促进合作共赢”。中国在论坛上释放了新一轮扩大开放的信号和举措。中国将积极主动扩大进口,进一步降低关税,加快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放宽外商投资准入,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全面推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华投资和开展业务;推动一批规模较大、示范性较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外资项目尽快落地;金融服务业开放要在持股比例、设立形式、股东资质、业务范围、牌照数量等方面对中外资机构适用同等监管要求和标准,以更加透明、更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同等对待内外资金融机构;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尊重国际营商惯例,让外资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实现更好发展等。 (张星)

  导读

  未来中国将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方面,对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

  3月23日至25日,全国两会后首个国家级大型国际经济论坛——2019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论坛今年的主题为“坚持扩大开放、促进合作共赢”,中国在论坛上释放了中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信号。

  中国将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金融等领域正在酝酿一批新的更高水平的开放措施;中国正制定《外商投资法》配套法规规章,推动更多批次重大外资项目尽快落地。

  中国将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为此将更注重“边境后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中国还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推动多个FTA谈判,并积极参与WTO改革。

  信号一:缩减负面清单,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24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韩正强调,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已经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韩正指出,我们将坚定不移持续放宽外商投资准入,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建立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渐进式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2013年率先在自贸试验区试行,2017年推广到全国。去年清单已从63项缩减至48项,接下来仍有进一步缩减的空间。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论坛上表示,今年将进一步缩减这一清单,清单之外的领域,一律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进行管理,不再专门针对外商投资准入进行限制。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论坛上透露,中国将制定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吸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并设立生产研发基地。未来将推动一批规模较大、示范性较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外资项目尽快落地。“去年和今年已经有两批正在落地,今年还将推出第三批,甚至更多批。”

  据悉,国家发改委正会同相关部门开展重大外资项目服务和推进工作,目前,已推出沈阳华晨宝马、上海特斯拉、西安三星闪存芯片等两批重大外资项目。而宁吉喆在全国两会期间介绍,第三批主要在新能源、先进制造及石化、电子信息等领域,将给予用地、用海、用能、规划等支持。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为1350亿美元,增长3%;而合同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近1700个,同比增长了23.3%。

  信号二:扩大金融业开放,推进资本项目开放

  宁吉喆表示,中国将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服务业开放,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

  制造业方面,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中国将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全面推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华投资和开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