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博鳌论坛| 不以“所有制形式”论英雄(2)

2019-03-27 22:15栏目:新闻

对于前述企业家的选择,李稻葵进行了抽象概括。在他眼中,董明珠是英雄主义者,因为听她的话外之音,可以发现是这样的潜台词:管你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我都能搞定。王会民是未来主义者,认为民营企业未来有大的发展前景,所以希望可以从国企负责人换一个身份,进入到民营经济里面。而严彬则是现实主义者。

不过,李稻葵认为,企业家希望换一个身份的想法背后,实际上体现的是所有制改革还不到位。如果改革到位的话,那就应该什么所有制的企业都公平竞争,也都能做得好。

在他看来,董明珠是女超人,国企民企她都能做得好,但中国只有一个董明珠,这没有代表性。下一步改革的重点,还应该是把制度搞好,不能让所有制成为一个企业的标签。评价企业应该只有一个标签,那就是成功还是不成功。

不以“所有制形式”论英雄

外资企业对中国的所有制形式也有自己的理解。

艾哲明表示,他们进入中国已经20多年了。一开始时,大家觉得国企从投资和治理角度来看风险可能更大一些,不过现在,他们看到国企、民企都有自己的制约因素。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非常看重文化融合、透明度高,看重企业的治理架构。

描述一个企业,强调其是国企、外企还是民企,实际上是对企业从性质上进行了背书。而董明珠认为,企业发展不用背书,也不能依赖外部政策和环境,企业一定是在挑战中成长的,很舒适的就能发展那不叫做企业。

要看到国企虽然背靠大树,但也有很多“公公婆婆”约束着企业发展。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不惧权威、尊重市场,就不会因为是国企而做不好。

在严彬看来,国企有其自身优势,有规矩、有体系。与外企谈,要有“干货”,比如已经占领了市场才好跟他们谈,“如果你说大哥我靠着你,不可能的。外企不是傻子,外企算的比民企和国企都精”。

肖亚庆在听到企业家讨论之后,重申了对国企和民企发展的思路。

“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要看到民营企业改革的速度、发展的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说,展望未来,可能各种所有制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更广阔的相互融合、相互携手、共同发展的机会,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市场,我们面对的是全球的竞争格局,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随着我们企业不断的发展,我想这种融合和竞争之间的界限很难区分。所以不管是什么所有制,是民营也好、国营也好,还是外资也好,今后在创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当中都应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肖亚庆说。

王会生表达了国有企业对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的积极态度。国企看重外企的国际视野和国际规范,看重民营企业的市场机制和市场活力,如果加上国企资深的优势,可以共同推动经济建设,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国投管理1600亿引导基金,目前有75%以上都投入到了民营企业。

深化混改内涵

作为国企负责人,王会生向严彬发问,“如果我们合作,你对期待什么,又最期待什么?”

严彬的回答非常直接,期待的是赚钱,担忧的是进去之后“说了不算、算了不说”。

王会生当场回应称,赚钱当然是大家共同的目标,也理解严彬对话语权不够的担心。他表示,非常推崇“搭建有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比如,一个企业最大股东占比40%,其他股东加起来60%。这样,如果决定是一起向前努力,那60%肯定会追随拥护;但如果是走回头路,那60%是会坚决反对的。

在他看来,这种制衡结构,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有利的。

对于国企和民企应该有更加理性的认识。他认为,不能说国企或民企这样的背景,就决定了企业的好坏。

“我们每天有多少企业倒闭,难道是国企吗?不是,是民企。但是国企是不是都能做好呢?也不是。”董明珠认为,制度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最重要的。同时,人才梯队也很重要,很多战略都需要强执行力来落实。

肖亚庆总结称,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非常积极的进展,未来要加大这方面的改革力度,不仅在量上增加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数量,更主要的是要在内涵上进一步深化,要实现激发企业未来发展创新活力的目标。

他表示,混改未来一定要走下去,但是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不过“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最大优先解决什么问题,将改革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