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保护长江生态从“头”开始 渔民上岸“转行”义

2019-03-31 04:11栏目:新闻

  苏州因长江而兴,受长江滋养,守护母亲河责任重大。157.96公里的长江岸线,是苏州一笔不可估量的“生态财富”。

  这个三月,为期两周的“公益守护长江行”苏报集团融媒新闻采访活动伴着垂条绿春风启动。苏报记者将深入长江沿线采访,用镜头和笔去发现一个个保护、恢复长江水质和生物多样性的感人故事,为读者带来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全媒体报道。

  “以江为家,逐鱼而行。”张家港市永联村,61岁的船老大沈国华用8个字概括了自己过去44年的“船上人生”。

  今年,沈国华的渔民生涯画上句号。眼下,他正在和同村的其他12户长江渔民一起谋划转型。

  在下游100公里外的太仓,54户长江渔民在6年前就一起洗脚上岸了。如今的他们,年迈的已经享受养老保险,年轻的正在上班、创业。对比今昔,他们感慨:“上岸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今年,长江实行最严格的春季禁捕政策,从明年起,有望彻底禁渔十年。在此背景下,苏州沿江的长江渔民将全部上岸转型。

  这一代长江渔民上岸后,长江苏州段将不再有生产性捕捞。

  进入3月,沈国华就坐不住了,他时不时跑到码头,盯着渔船,望着长江,若有所思。往年这个时候,他和一帮渔民弟兄早已在长江里收获一网网刀鱼了。

  去年年底,张家港渔政大队负责人给永联村的渔民们开会,传达了2019年将不再签发刀鱼、凤尾鱼和中华绒螯蟹捕捞证的政策。

  这个消息让渔民们措手不及。刀鱼几乎是他们全部的生计来源,一艘刀鱼船两个月里可以赚三五十万元,而为迎接2019年的“刀鱼季”,他们早已对渔船进行了保养,置办了新网具,甚至还预付了渔工一半的工钱,户均开支超过10万元。

  春江水暖,刀鱼洄游。看着江里白花花的“银子”,有的船老大忍不住要发动渔船,但被沈国华拦住了,他撂下“狠话”:谁出去就是违法犯罪,就是不把他放在眼里!

  沈国华是13户渔民的带头人,他的话有分量。今年“刀鱼季”,没有一条渔船开进长江。日前,他把弟兄们叫到自己家里喝了一顿酒,大家商量出四条出路:一、到永联街上租店面做生意;二、去苏北承包水面搞养殖;三、跑船搞运输;四、去村里的经济合作社上班。

  永联村党委委员蒋志兵说:“渔民们不管选择哪条转型出路,村里都会全力扶持,充分尊重渔民的选择。”

  沈国华出生在渔民家庭,17岁时就加入东沙渔业队从事专业捕捞见证了刀鱼产业的发展。他说,上世纪80年代,一条渔船,一天能捕捞到上百斤刀鱼;现在,刀鱼产量急剧下滑,长江急需休养生息。早在2010年,渔民就预感到,随着渔业资源的减少和长江生态保护力度的逐步升级,靠捕鱼为生不是长久之计。

  “长江需要一个喘息的机会,现在,这一天到了。虽然来得突然,但也是意料之中,”沈国华说,“长江养活了我们祖祖辈辈,现在该是我们报答长江的时候了。国家要保护长江,我们一百个支持。”

  收起渔网,对长江的感情却更加浓厚。这几天,沈国华时常奔波在张家港100多公里的长江岸线上,发现有偷捕行为就立即向渔政部门反映,被渔政部门称为“长江生态保护的义务巡查员”。

  顺江而下100多公里,记者来到郑和下西洋的起点太仓浏河镇。这里是长江刀鱼、河豚等洄游鱼类进入长江的第一站。

  保护长江生态、尤其是江海洄游鱼类,必须从“头”开始。

  太仓市渔政大队队长陆炳华介绍,2011年,他们在全省率先为长江渔民上岸转型做准备。2012年、2013年,54户长江渔民分批次洗脚上岸。政府回购渔民的渔船和生产工具,并通过政策扶持,解决他们上岸定居的问题。渔民上岸后,相关部门给予就业指导、推荐,鼓励扶持创业。现在,54户长江渔民不少人已开始了新生活。

  渔民谢学平上岸后开过农家乐、养过螃蟹,前两年又在安徽安庆种植了近3000亩芡实。去年他回到浏河,在何桥村建立了太仓首家芡实种植基地。3月20日,谢学平种下的第一批芡实已经发芽。他从水里捞起一株嫩苗,小心翼翼地捧在掌心里,充满期待地表示,“不出意外的话,每亩经济效益可达万元”。据悉,谢学平正在筹划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

  15岁开始下长江捕鱼的蒋后喜,在36岁那年上岸。在浏河镇华东水产批发市场,他从一个冰柜起家,做起了海鲜批发生意。

  第一年,他进了3000块钱的货,只卖出一半,剩下的只好自己吃。到了去年,蒋后喜已经拥有6个冰柜和一间冷库,年营业额100多万元,纯利润30万元左右。蒋后喜说,上岸,并不意味着无所适从,而是意味着更多机遇和可能。

  走在沿江各市前列,太仓的长江禁渔政策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生态效果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