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国社@四川|成都温江:“南城北林”的宜居梦想

2019-04-01 17:08栏目:新闻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王勇、范云波|四川成都报道

  城市里“一方阳台八面景”,乡村则是“山水乡愁入画来”。

  宜居的温江(田相和/摄)

  100多年前,当19岁的天才诗人兰波把“生活在别处”写在巴黎大学的墙上时,他大概没想到,中国的温江会是这样一个适宜诗意栖居的地方。

  “如今,温江有46.5%以上的绿化覆盖率,可谓推窗见绿,出门就是公园。”成都市温江区规划局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温江正将“公园城市”的人居理想绘成现实画卷。

  按照市委要求,成都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开创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温江区的“公园城市”规划,探索的不仅仅是打造推窗见绿的全域大公园,更是一条传统与现代共生、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全新之路。

  全域“大公园”

  沿成都市光华大道一路向西,就来到绿意盎然的温江。

  漫步在温江区鲁家滩环湖绿道,满目芦苇摇曳、波光潋滟。野鸭在宽广的湖面上嬉戏,游人们或下棋喝茶,或骑游健身。

  “平时,绿道上有很多人锻炼,节假日更是热闹不已,很多成都人都自驾前来游玩。”正在鲁家滩绿道散步的市民刘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骑彩色电动代步车的人们已成为绿道一景。

  在公园城市理念指导下,温江的规划是,以“南城北林”的空间构建,来实现市民进可拥都市繁华、退可享田园静谧的宜居梦想。

  到底什么是公园城市?在温江区相关负责人看来,“公园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

  “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温江公园城市的目标逐渐清晰:坚持以人为本,重点打造‘学到温江、健康到温江、舒适到温江’三大民生品牌,建设‘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全面打造生态价值转化样板、宜业宜居宜游新名片。”这位负责人说,整个温江区就是一个大公园。

  据介绍,为了塑造高品质的全域“大公园”,温江全面构建全域公园体系、绿道网络体系,打造“西望雪山”的多维度观山视线体系;构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亲水型宜居城市;实施多维增绿,进一步提升温江街道绿视率水平;结合温江花木特色,打造最美景观大道;以河流水系框定形态骨架,以绿地公园限定空间尺度。

  按照五级绿化体系规划,温江启动建设8个城市公园、14条景观大道,建成8个小游园微绿地、100公里以上绿道和慢行系统。

  传统与现代共生

  在温江,公园城市不是简单的“推窗见绿”。

  于窗台前远眺,越过葱郁的林木与高耸的楼宇,还能看到巍峨的西岭雪山——“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意境,仿佛瞬间穿越时空。

  “我们要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共生的立体空间。” 温江澄园总经理助理邓宇轩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以澄园为例,园林里既有传承古蜀文明的鱼凫诗社,也有相关机构的现代路演。

  园林中的“澄源堂”名医馆,提供传统的中医康养、中医诊疗和道地中药,并配套约280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澄动力”投资联动孵化基地,自2014年以来已陆续与西南财经大学共青团委、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大力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我们力图以文化艺术为优良介质,园林体验为项目主体,学术科研为产业定位,现代服务业为核心配套,将园林景观、文化创意、中医康养、科技金融和时尚商业结合起来。”邓宇轩说。

  为了彰显生活优势,温江还汇聚各类人群多元需求,营造宜居宜游新场景。

  目前,温江已新(改)建公立中小学、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1.8万个,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占比达到88%;推进5个公立医疗项目建设,千人床位数达10.97张;启动新城变电站、大田湾配气站建设,新建5G基站355个;实施公服配套项目54个,新增名牌名店100家以上……

  绿色舒适的街区生活场景、简约健康的绿色出行场景、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场景、特色新颖的宜游消费场景、高效便捷的智慧社区场景——这些都重塑着温江的城市肌理。

  环境好了,腰包鼓了

  城市里“一方阳台八面景”,乡村则是“山水乡愁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