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工业遗址的美丽变身(图)

2019-04-06 06:10栏目:新闻

  石头上种树 深挖文化矿

  矿坑本身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与其费力修补这道巨大的地表“伤疤”,不如让它成为人类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的见证和教训。

  绵绵的春雨终于停了,笼罩在山谷中的雾气逐渐散去,一个漏斗状的巨型“天坑”露出了本来面目。

  “虽然我们称作‘天坑’,其实它完全是一座人工形成的矿坑,至今已有1793年的历史。”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曾经是三座连绵起伏的铁矿山,早在三国时期便有了开采活动,清末建成大型露天铁矿大冶铁矿。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为华中地区的“钢铁粮仓”。经过40多年的大规模机械化开采,高山被挖成了深坑,逐渐形成了坑口面积108万平方米、最大垂直落差444米的巨型矿坑,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坑”。

  湖北黄石有3000年的矿冶史,地下蕴藏的78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是财富,而长期资源开采留下的,却是遍布地表的矿坑、开山塘口和工矿废弃地。其中最大的“伤疤”便是位于黄石铁山区的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坑。近年来,这座城市开始转型,矿山人开动脑筋,走上了一条修复、改造、治理、再造的科学发展之路。

  首要的是还原一座绿色矿山。上世纪60年代,大冶铁矿联合相关科研院所,成立专业绿化队伍,在挖掘矿坑堆成的岩石山上种植生态复垦林。经过20年的探索和试验,确定只有槐树才能存活,便大规模推广种植,创造出“石头上种树”的奇迹。经过几十年努力,矿山人在废石场上种出了面积达366万平方米的刺槐,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林。每年槐花绽放时节,游客络绎不绝。

  矿业历史也是文化。虽然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已转井下开采,但周边仍有不少还在生产的工厂和车间。矿山人灵机一动,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矿山”。“与其费力修补这道巨大的地表‘伤疤’,不如让它成为人类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的见证和教训。”矿山人利用废弃的矿坑、工业遗址和周边的生产车间,先后建成了大冶铁矿博物馆、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等工业旅游点。

  “矿在园中、园在绿中、绿在画中”。如今,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等称号,每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

  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为标志,黄石正着力打造包括黄石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等特色景区为代表的“湖北黄石工业遗产片区”。工业旅游已成为黄石的一张亮丽名片,为这个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活力。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管理处主任阎红勇是土生土长的“矿二代”。谈起未来,他滔滔不绝:“目前,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内只有1/6的土地和旅游资源得到了开发。下一步,要让人们实地观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可以直通‘天坑’底部……”

  唐山

  水体动起来 公园更多彩

  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合理开发,建设适宜休憩的活动场所,打造城市文化地标。

  在“曲栈清荷”景观领略园林风情,去大剧院看一场精彩的演出,选图书馆一角享受阅读,还能不时赶上自行车锦标赛、电子音乐节等活动。周末去南湖,已经成为唐山市民的好选择。

  和众多矿业城市一样,南湖公园所在的开滦煤矿采煤区,也曾经“受过伤”。30平方公里的塌陷区,平均高度较市区低约20米,各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堆积,形成一座高达几十米的“垃圾山”。

  唐山将设计融入治理,“变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从水治理入手,针对区域内水面积零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唐山应用水自净技术,并整合原来的零碎水面,通过开挖、疏浚等方式,用暗管将所有水域连接。其中,把穿越流淌在城市中间的青龙河作为主要补充水源,使整片水域流动起来,融入整个城市的环城水系中。参考国外工业区改造经典案例,唐山将“垃圾山”变为秀美怡人的“凤凰台”,环形的山路与路旁的树木层次分明,就像一层层绿色的梯田延伸至山顶。

  要以城市公园带动城市发展,经营维护和深度开发要精心。在适应环境条件基础上,唐山在周边新建了大剧院、图书馆、城市规划展馆、工人文化宫、南湖国际会展中心等场所,使南湖公园景区的山、水、城、绿融为一体。近年来,南湖公园举办了华北风筝风车节、电子音乐节、群星演唱会等活动,有效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旅游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