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贵州平正一私企老板出资200余万推介民族文化,上过“中国好人”榜(3)

2019-04-28 13:56栏目:新闻

  在山姑人家上班的员工,顾客吃饭的时候他们是服务员,是厨师,是主管,但同时也是歌手,他们给客人唱敬酒歌,唱仡佬原生态歌曲。仡佬文化通过山姑人家这个窗口,使全国各地来消费的游客都能获得美食文化双丰收。随着时间推移,有客人开始请他们去外地演出。于是,杨刚专门成立了一个“九天仡佬文化传媒公司”,进一步招兵买马,训练了一支非常专业的演出队伍,排练了一整套仡佬族歌舞节目,包括获得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仡佬族踩堂舞,以及竹竿舞、打挂子、仡佬歌曲,在北京、重庆、成都等省市演出,省内更是十处打锣九处在,周边县区都去过了。最近几年,每年在外演出的场数不下百场。

  2017年10月,杨刚把他的“九天艺术团”带到北京演出,在王府井举行的一个旅游推介会上,《天下仡佬》表演队一亮相便艳惊四座。在全国餐饮百强企业“苗乡楼”交流演出,使苗乡楼5000多平米大餐厅掌声雷动,该企业董事长、北京黔菜协会会长谢伟大加赞赏。

  为让仡佬文化继续传承和推广,去年,杨刚竟掷下百万巨资,打造了一台仡佬歌舞节目升级版——大型仡仡族原生态情景剧《山姑情缘》,制作了一首歌曲《山姑》,并在演出露台安装了专业灯光音响,公司员工每晚一到八点,就准时开演。如今已上演两百余场次。

  很多客人评价,打造仡佬情景剧宣传推介仡佬文化,但他以私营企业的名义替政府做了。10年磨一剑,如今的杨刚已成为仡佬文化重量级宣传大使,他把仡佬文化弄出了高度、宽度、温度和亮度。成为仡乡平正名副其实的“仡佬文化第一人”。

  解决就业更多关爱单亲孩子

  张重美是山姑人家一位普通员工。

  张重美小姑娘时就在外打工,山姑人家营业后,杨刚把张重美招到店里上班。但好景不长,2013年,她母亲患病住院。面对高昂的抢救费和手术治疗费,张重美很无助。她在医院ICU病房外来回走动,把能够帮助她的人都想了个遍,却没有合适的人选。只能以泪洗面。正在此时,手机屏幕上闪烁的电话号码让她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电话那头的老板杨刚问:“你母亲病情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重美,不要害怕,有我呢。”那一刻,张重美欣喜若狂,她鼓足勇气告诉了杨刚实情。杨刚二话没说就把费用马上送到了她手中,并对她说:“重美别哭,相信我就是贷款也要让你母亲把病治好!”

  救母之恩难忘,如今,张重美一直叫杨刚的妻子“妈妈”。

  在山姑人家,有一个数据让人惊讶,店里的员工,60%以上竟然来自单亲家庭。这些员工,因家庭原因多数是些“问题孩子”,心智不全,要么生活上有坏习惯,要么好吃懒做,要么自卑,要么暴躁,要么孤僻。但他们进了山姑人家后,全都变优秀了。山姑人家有一套严格的员工培训机制,杨刚请当地仡佬族人李开举对红心村年轻人和山姑人家员工开展仡佬语培训,通过县妇联邀请凯里市老师到山姑人家对女员工进行刺绣培训,还请仡佬歌舞传承人教他们唱歌跳舞。员工们在山姑人家既当服务员,又当演员。杨刚以严父般的形象,让这些问题孩子在山姑人家这个大家庭里成长、锻炼,如今,他们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变得自信了,变得友爱了,变得有文化了,一个个精明能干。

  仡佬族是一个崇尚“六合”文化的民族,包括:团结、忍让、宽容、善处、礼敬、诚和六方面。有人曾对问杨刚,山姑人家的员工很团结友爱,你是怎么做到的?杨刚说:“六合”的理念在指引我。每当员工们悄悄为他准备生日惊喜时,他一个大男人也会因感动而泣不成声;当他打电话询问远去的员工是否还回来上班时,那一声“不问工资,下年一定来”的回应,让他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值。杨刚是真正将员工当成了家人。员工林浪的父亲得了肺穿孔,他号召大家捐资,最终让林父痊愈。

  在山姑人家倡导继承“六合”文化的熏陶下,黑脚岩曾经的穷山恶水成了美丽富裕的山村,夜不闭户也成了山姑人家的一道风景线。

  热心公益扶贫济困从不间断

  有为才有位。杨刚做大做强了山姑人家,推广仡佬文化声名远播,很多社会职务接踵而来:平正仡佬族乡商会会长、被红心村名誉村主任、平正乡友滋根助学理事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