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京彩票登录
“觅觅”远离尘嚣,是一间度假的住所,设计师打破了传统住宅的空间定义及机能区分,仅靠材料间的协调营造出整体性,从而表达出适切适用的实用价值;“森大”则是一座通过人与自然来体验生活的知识聚落,它给予人们庇护性的舒适体验,是“自然的教室”。Divooe Zein Architects自然洋行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曾志伟,秉持着探索新的生活方式的原则展开了一系列设计。其设计思考着重于建筑、环境、感知等复合因素规划而成的完整场域。设计师认为,人们的五感被带着大自然讯息的设计所环绕,或许这会是身心最大的休憩,由此试图为居住以及生活方式创造新的可能性。
年鉴“住宅空间”入围项目
Residence
“觅觅”度假屋
- 项目地点 | 中国台湾 新北
- 设 计 师 | 曾志伟
- 设计团队 | 自然洋行建筑事务所
- 项目面积 | 150平方米
位于台北盆地边缘的淡水山区,有一间名为“觅觅”的度假屋位于“半山汇”的一片建筑群中。小屋远离尘嚣,被屋主作为度假使用的住所,设计师大胆地将所有隔间全数拿掉,为空间“松绑”。
由水库淤泥制成的环保乐土从墙面延伸至地板。为维持视觉的通透性,空间内采用了铁件置物架,长桌上方的黑色灯罩由巴厘岛手艺人以海草编织而成。
巨大的天然树皮包裹了由厨房到卧床的转角柱。流理台上方空间的干燥植物装饰为L&F花艺工作室的植物艺术家廖浩哲(haojheliao.com)之作。
从废弃船只甲板上拆卸下来的厚木块铺设在地板上,作为隐性的空间区隔。挂衣架以极简的L型铁件呈现,长型木椅与圆形桌几则为印度尼西亚的老家具。
室内空间虽没有明确的隔间,但考虑到光线与空气的流通性,设计师在每个区块设置了两扇窗。
空间内的茶室是一个巨大的手作艺术装置,名为“蚕茧”(The Cocoon),构想来自法国新小说派作家娜塔丽•萨洛特(Nathalie Sarraute)于1959年出版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天象仪》(Le Planetarium)。
纸艺家希望,The Cocoon能让人犹如置身天文台的星象仪里,白昼时人们可以安坐泡茶;而当夜晚来临,黑色的空间里便充满了光泽,适合闭目冥想,必要时还能充当客房。
卫浴空间由黑色水磨石砌成,圆形浴池刻意做了不完美的自然手感收边,出水口则隐藏在天花和浴池侧边,这是与当地卫浴品牌Justime合作的独创设计。
设计师曾志伟如此为空间定调:“这是一个流通的、没有空间阻碍感的、与都市住宅有所区别的实验住宅,尝试让人用不那么世俗的方式在里面生活。任何角落都能是客厅、浴室、厨房或用餐地点,每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安定感,让人乐于随意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