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葡京会注册(2)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对于选择工作上,个人感觉毕业后有机会进大公司一定要进大公司,一个系统的公司可以给你一个系统的培训,让你有个整体的工作思路,小公司当然有小公司的好,什么杂活都干,学的东西必然多,但绝对不利于个人的长期发展。

聊聊招聘

从2012年开始,不断看到人家说嵌入式怎么学。

单片机 ARM Linux C 汇编 C++ QT 驱动 说来说去都围绕这几个单词。

不知道是培训机构的影响还是怎么回事,

一大群开发初学爱好者迷失在Linux驱动开发 Bootloader移植中,还有QT移植中?甚是心痛。

如果是一个学生,如果是一个即将走向嵌入式开发岗位的兄弟。

好好的在Linux环境下,写点C代码,实现点数据结构练习基本语法和算法。

调用调用open read ioctrl 然后写点进程线程和网络,做个项目。

扎扎实实的,基础牢牢固固的,对于我们招聘初级工程师来说,是最喜欢不过的了。

软硬兼修,后顾无忧

据网友光华居士表示“嵌入式软件工程师,两手都要硬!”嵌入式软件编程显然不同于PC软件开发,它和硬件密切相关。想写好嵌入式软件代码,就必须了解清楚所使用MCU的硬件特性、各个外围电路和接口电路的原理。不仅要深挖细究MCU内核架构的知识,是否支持浮点处理器/DSP,是否支持协处理器、指令数据缓存。

还要了解MCU的编程模型、各种存储器的地址空间分配及其访问效率如何,在MCU之外,还必须了解各种电路知识,什么地方需要上下拉,什么地方需要加滤波电路,什么地方必须隔离,哪里必须加抑制器件,等等不一而足。

为什么需要了解到这种程度呢?

1.软硬结合,更好地实现用户需求。比如输入捕捉,如果是通过上升沿或者下降沿捕捉,加了不合适的滤波电容会造成对沿的破坏,不加滤波电容就会受困于各种空间干扰产生的杂波。

倘若硬件工程师搬来的是加了不合适电容的电路,搞得沿之间位宽失真,便会出现数据不正常的偶发故障,倘若硬件工程师搬来的是不加电容的电路,搞得软件工程师必须进行软件滤波,把代码搞得又复杂又难解,你说这怨谁来着?

2.方便定位Bug。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钻研硬件电路可以帮助软件工程师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导致Bug的更多可能性。一般来说,当遇到Bug时,对硬件一知半解的软件工程师只在代码层面上打转转,基本不会在硬件方面提出问题,最终为了迎合蹩脚的硬件设计出别扭无比的代码,却不曾想,只要稍稍改变一下硬件设计,就可以轻松且优雅地完成代码设计。

3.艺多不压身,求人不如求己。当我们对硬件电路设计起了怀疑,倘若自己悄没声地拿起烙铁飞个线、换个元件,验证了自己的思路,这时直起腰版、拿着板子理直气壮地去找硬件工程师,岂不是顺顺利利,又送顺水人情?

倘若直接拿着板子,心底发虚面上露怯地去找硬件工程师理论,一场唇枪舌战在所难免,腥风血雨不说,到头来硬件工程师硬着头皮给你调调电路,真是解决了问题还好说,若是自己思路错了,那不是自找苦吃?上个班,挣点钱养家糊口而已,当个老好人,和同事其乐融融多好,吵来吵去,搞得那么辛苦,何必来着?

但是实际中嵌入式开发需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80%其实跟硬件平台无没有无关系的。比如计算机系统原理、编程技能、程序的编译链接、你对Linux内核的理解、设备模型、驱动架构、项目管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