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葡京真人ag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原标题:AMD财报解读: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市场仍认可增长潜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美股研究社

作为CPU的两大生产厂商,AMD和英特尔的较量由来已久,但一直被英特尔压迫的AMD近年来似乎有了翻身的痕迹,自从发布锐龙处理器后,AMD的市场份额和营收就不断上升。

两者的竞争在2019年将迎来新一轮高潮。AMD的优势能否持续下去,或许我们可以从4月30日发布的财报中可以找到答案。

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GPU销售推动毛利率增长

从营收来看,2019财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为12.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6.5亿美元,市场预期为12.58亿美元。同比下降23%,主要源于计算和图形业务收入下降,环比下降10%,主因是客户处理器销售下滑。

毛利率为41%,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主要受Ryzen TM和EPYC TM处理器和数据中心GPU销售增长的推动。毛利率环比增长3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2018年第四季度与旧技术许可相关的收费,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毛利率与上一季度持平。

营业收入为3800万美元,而一年前的营业收入为1.2亿美元,上一季度为2800万美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业收入为8400万美元,而一年前的营业收入为1.52亿美元,上一季度为1.09亿美元。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计算机和图形部门的收入和营业收入减少。

自从2017年AMD推出Ryzen和EPYC芯片以来,截止到2018年为止,其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3.2%,尽管目前还无法与英特尔庞大的市场规模相比。但我们注意到,AMD CEO曾于2018年宣称,百度、腾讯和微软的Azure云服务都将使用EPYC处理器,这意味着AMD将再度进入其一度丧失的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商用市场。

据Digitimes预测,截止到2020年底,英特尔的市场份额将下降到90%以下,AMD将获得英特尔的部分市场份额。这对AMD来说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过去由于“推土机”的错误战略,AMD一度陷入巨大亏损之中,到2018年才正式扭亏为盈。如今AMD依托Ryzen和EPYC芯片已经能实现盈收,而数据中心CPU和GPU也将给AMD带来更多业务。

AMD曾经预测2019年Q1季度营收,认为其处于12亿美元到13亿美元之间。从结果上看, AMD很好的证明其在市场上的增长实潜力,与英特尔间的差距也进一步缩小。受业绩前瞻乐观因素影响,AMD盘后一度暴涨8%。

市场份额冲击英特尔,但AMD仍将面临三重挑战

本季度AMD交出的成绩单实际上并不算出色,但市场仍然认可AMD有进一步蚕食英特尔市场份额的潜力。事实上,随着AMD新产品Ryzen和EPYC处理器的发布,AMD的市场占有率正不断扩大。不过就目前来看,AMD仍然将面临三重挑战

一、专注低端CPU市场,长期难以带来高利润

根据Mercury Research市场数据显示,AMD 18Q4在台式机市占率环比提高2.8%,达到15.8%,笔电市占率环比提高1.3%至12.1%。而对手英特尔由于产能转移,低端芯片将继续面临缺货困境,在此情况下,AMD继续抢占英特尔市场。据悉,AMD处理器占比将持续上升,截止到2019年Q1,占比已经达到15.8%。

随着英尔特产能继续转移,低端CPU市场将很可能被AMD逐渐覆盖,庞大的市场将给AMD带来丰厚的营收。但销量增加的同时,其毛利将很可能下降,毕竟增加的主要是低端市场。芯片业务经过多年发展,技术逐渐成熟,这也意味着AMD面临更低的技术含量和利润空间。

本季度AMD净利润为16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8100万美元,市场预期为3660万美元。上一季度为3800万美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收入为6200万美元,而一年前的净收入为1.21亿美元,上一季度为8700万美元。AMD的利润的负增长,也证明低端市场难以给AMD贡献可观利润。

长线来看,尽管目前的低端市场需求量依然很大,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低端市场将逐渐饱和。如今对手英特尔已将产能转移到高端产品生产上,这意味着AMD不仅需要照顾低端市场,还需要加快高端市场的开发,这对AMD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二、游戏和加密货币放缓,库存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尽管数字货币寒冬在市场的呼喊下逐渐过去,但2018年加密货币放缓导致的GPU库存问题还没有完全过去。AMD积累了大量GPU库存,随着全球游戏市场和加密货币市场的放缓,这批库存将影响AMD未来的财报表现。

知名统计机构Jon Peddie Research发布最新的显卡市场预测,独显供过于求的情况将持续到今年夏季。NVIDIA已经将全部积压的GTX1060核心都交给了AIC厂商,但完全消化掉这批产品可能还要一直两个月时间。AMD方面同样如此,RX Vega 56、RX 590/580最近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价,这也可以是为AMD消化库存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