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威尼斯赌城游戏(3)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以前这活儿很枯燥,也很伤眼。”华付瑶在深圳呆了十年,见证了深圳的制造业由小到大、由传统到智能化的过程,每次走进自己的工间,他都会想起自己最初工作的样子,“那些零件,最小的可以达到1mm X 1mm,质检员都得拿放大镜看。”

那时候,人们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还没有现在这么多,质检员要低头一批一批地检查,睁大了双眼去找零件中的瑕疵。“我们就是最早的低头族。”付瑶不止一次和别人这么自嘲,比起颈椎受到的压力,更大的伤害在于视力。高亮度的工作间里,质检员每天都要重复这样的工作8至12小时,下了班眼睛都是痛的,见风就会流泪,高度近视是常见的现象。除此之外,质检员还面临着因一个漏判整批次零件打回的风险。

“让人工智能在工业上形成生产力,最可能的方向就是质检。”领邦仪器公司CEO崔忠伟博士说。领邦是一家为制造业提供自动化快速检测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他们开发了零件智能分选机器人,利用人工智能的视觉技术把瑕疵零件快速精准地挑选出来。

如何增强机器的深度学习能力,让质检过程精度更高、速度更快、运行更稳定?领邦引入了百度的开源深度学习框架PaddlePaddle,通过训练和研发,AI做到了可以检测45mm以下零件外观缺陷,如刀痕、磕边、麻点、砂眼等,并实现缺陷位置标注和分类。而且AI的工作效率很高——一台零件智能分选机器人能达到10个工人的工作效率。

这一次,AI这个“隐形劳模”帮工厂生产成本平均降低15%,效益提升15%。由于机器检验水平稳定,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交付质量,交付投诉率平均降低了30%,综合生产力水平平均提高了30%。

让华付瑶感到安心的是,智能工厂、智能流水线并没有像以往想象的那样让他失业,他的工作从质检员变成了智能分选机器操作员,经过培训,他已经能熟练地进行零件样本数据采集、标注,分拣机器维护、数据统计和分析等工作。

“终于有空闲好好看看故乡宁波的山水了”

崎岖行石道,外折入青云。

很多人登上宁波市远郊陡峭的山区,都会想起李白的诗句,这里也是人们周末游览的好去处,自驾的游人总是络绎不绝,站在山顶,能看到平坦宽阔的公路在山间蜿蜒,穿过隧洞,延伸到看不见的远方。

但在山顶上远眺的,除了游客,还有被称为桥隧养护工程师的职业人员,他们来不及去看这春意盎然的画面和嶙峋骨气的山景,就要走向下一个观测点,去检查桥梁桥墩、桥台、桥面、栏杆等,刘瑞江就是其中一位。

“宁波有6000多座桥梁。”刘瑞江说,“宁波市下属有40名左右的桥隧工程师,再下面是一线巡检工人,每人每个月要检查一次,每次大概400至500座桥。”桥梁监测并不是远远看一看就好,他们需要现场采集病害图片,手写记录相关数据,回到工作单位后再将巡检内容汇总、分类数据并提报系统。

“内容要记录的东西很多,比如哪座桥上、哪个部件、什么位置、病害类型、病害尺寸、定损等等。”刘瑞江说,录入很耗时,一般要花3到4天,提报系统后,会按照提报情况、区域分配维修工程师做相关维护。

这项工作频率高、时间长、过程繁琐,愿意干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公路管理局在缺少人力的情况下,不得不将巡检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手动录入还可能错录漏录,长此以往,道路桥梁安全隐患得不到处置,会极大影响到交通安全。

“其实公路养护行业有大量的纸质历史数据,但是传统手段应用它们成本高、效率低。”刘瑞江说,人工智能的一些技术解决方案比如NLP 、OCR 、知识图谱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在北京,新桥信息研发部部门经理张磊也在想,能不能借助技术,帮助宁波的巡检工人更轻松地巡检桥梁。

结合历史积累的道路及病害图像,北京新桥使用百度的EasyDL训练了图像分类、物体检测算法,实现训练桥梁结构类型分类、桥梁破损部位、道桥病害模型,用于帮助全国日常道路桥梁维护巡查工作。如今,EasyDL训练处的模型对桥梁破损部位识别准确率可达94%,并能识别出结构物破损、裂缝等十多种病害,完全是一名合格的路桥巡检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