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博棋牌30提现
在古装剧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身陷险境的女子,被武功高强的男子所救,女子往往会感激地说道:“多谢公子搭救,小女子无以回报,若公子不嫌弃,我愿意以身相许。”通常情况下,古代出身豪门或有文化的读书人,都会被称为公子,后来普通男子也会有此称呼,属于别人给予的一种敬称。殊不知,早在先秦时期,只有诸侯的儿子才能被称为公子,一般人没有资格,《仪礼·丧服》记载:“诸侯之子称公子。”
战国末年,六国实力大不如从前,秦国却越来越强,逐渐形成碾压性优势,六国国君也不傻,开始联合起来共同抵御秦国。当时六国也不是没有人才,比如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他们有三个共同点,即出身显赫、礼贤下士以及众多门客。其中一人,堪称战国最完美的公子,刘邦奉他为偶像,李白也是他的小迷弟,此人就是信陵君魏无忌。
无论是正史还是武侠小说,名字为无忌的人都很牛,唐代凌烟阁第一个功臣长孙无忌,《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无不是风云人物,魏无忌比他们更厉害。公元前277年,魏昭王驾鹤西游,魏无忌个哥哥继承王位,两兄弟关系不错,哥哥直接把信陵赐给他作为封地,因此魏无忌被世人成为信陵君。
当时的魏国正在走下坡路,信陵君对此深感担忧,如果不能想出好的办法,迟早会被秦国吞并。于是,他效仿平原君和孟尝君的做法,招揽天下贤才,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过来面试,通过考核者就成为信陵君府上的门口,有吃有喝有收入,待遇十分诱人。
信陵君为人谦逊、礼贤下士,美名远播,大批人才主动前来投奔,不仅包括魏国人,还有其他诸侯国的有才之士,信陵君的人格魅力太强大。为了得到人才,信陵君不顾高贵的公子身份,多次亲自登门拜访侯嬴。侯嬴是何许人也呢?据记载,侯嬴已年过七十,只是负责守城门的普通人,跟现代的保安差不多。
信陵君听说侯嬴品行高洁、富有韬略,派人送上丰厚礼物,希望侯嬴跳槽到他府上工作。然而,侯嬴一点都不给信陵君面子,果断拒绝他的厚礼,信陵君没有生气,决定用诚心说服侯嬴,不顾众人劝阻,亲自驱车前往。按常理说,侯嬴应该受宠若惊,结果出乎意料,他到屠宰场转了一圈,跟卖猪肉朋友朱亥聊了个把小时,信陵君站在旁边耐心等待,没有任何不悦。
侯嬴并非倚老卖老,而是故意刁难信陵君,看他是否像传说中的那般礼贤下士。信陵君不愧为战国四公子之首,谦恭的态度让侯嬴折服,死心塌地为他出谋划策,从一名保安摇身变成信陵君的谋士。魏国与赵国是同盟,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秦国军队兵临邯郸城下,信陵君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在侯嬴和朱亥的帮助下,偷兵符调动魏国将士援救赵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窃符救赵”。
此事惹怒了魏安厘王,信陵君十分清楚,如果立即回到魏国,哥哥肯定不会放过他,索性留在赵国不走了,一呆就是十几年。后来,秦国发兵攻打魏国,信陵君立马返回魏国,并向其他诸侯国求援,各国国君二话不说,连夜派兵支援魏国,六国再次联手,把秦国赶回函谷关,信陵君名气更大了,甚至超过哥哥魏安厘王。
秦国两次败在信陵君之手,对他又怕又恨,欲除之而后快,使用离间计让魏安厘王坐立不安,对弟弟信陵君产生猜忌。魏安厘王果然中计,直接收回信陵君的兵权,无异于自断手臂,信陵君仰天长叹,心中委屈无以言表,他不是为自己的遭遇而苦闷,而是为魏国的未来担忧。
信陵君被收回兵权是在公元247年,在同一年,嬴政继承秦国王位,一统天下的格局拉开帷幕。四年后,信陵君郁郁而终,带着满腔热血和无限遗憾离去。可以大胆假设,若信陵君始终被哥哥信任,即使秦国最终能够统一六国,也要推迟许多年。信陵君去世时,刘邦已经14岁了,他经常听说关于信陵君的事迹,把信陵君奉为偶像,认为他完全符合“仁义礼智信”的最高标准,若能在信陵君门口当保安,也是足以炫耀一生的光辉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