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11旺国际首页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原标题:冬奥滑雪场花岗岩“联姻”世园会中国馆

昨日,五一小长假第一天,世园会迎来开园后的首个客流高峰。图为当日下午三时许,中国馆前排队的游客。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5月1日,中东欧大使在北京园参观。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在世园会内列队“巡逻”的快递小哥。快递公司世园会站点供图

改造滑雪场挖出的石头不能外运,工程师将其用来建中国馆;“五一”小长假首日,世园会迎来6.4万游人

昨天,中国馆、国际馆、植物馆等众多展馆迎来“五一”小长假期间首批游客,其中中国馆前游客排起了长队,“建设中国馆的石材其实大有来头。”北京市花木公司天卉源副总经理孙淼说,石头来自延庆冬奥滑雪场,用在中国馆体现两大活动“联姻”。

此外,记者从北京世园局获悉,5月1日入园人数6.4万人,今日网络预订票已超过六万张,有关方面预测会有8万到10万人。请网络购票的游客务必携带身份证入园。

滑雪场花岗岩垒进中国馆

中国馆是世园会园区四大主场馆之一,它像一柄温润如玉的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之间。

中国馆馆前阶梯状石笼挡墙别有风趣,从外观上看如同农间梯田一般。北京市花木公司天卉源副总经理孙淼介绍说,虽为石笼挡墙,但是这些石头的来历一点都不普通,它们全部来自于延庆本地。为了迎接冬奥,延庆当地的滑雪场升级改造,挖出了不少石头。

按照规定,这些石头不能外运,但是花木公司的工程师们有了新想法,孙淼说:“我们考虑为何不用这些石头连接起冬奥和世园这两项重大活动呢?所以经过跟延庆有关部门协调,来自滑雪场的石头来到了世园会,在延庆举办的这两项活动实现‘联姻’。”

这些石头均为花岗岩,经过切割后成为体积大小基本相等的石块儿,通过人拉肩扛、机械运输等方式一块儿块儿垒进“梯田”。孙淼说,要完成石笼挡墙工程并不轻松,这种施工方法在北京地区都非常少见,首先是没有这方面经验,另外施工难度也很大。

狼尾草拂子茅种进“梯田”

梯田有了,这里应该种植什么植物呢?孙淼说,因为这不同于城市花卉布置,中国馆的外围绿化应该具备生机盎然的野趣。此外,由于“梯田”范围较大,栽种的绿植必须与“梯田”的效果和谐统一,这样才能给观众以视觉冲击。

狼尾草和拂子茅这两种植物最终入选。谈起为啥选择狼尾草和拂子茅作为“梯田”的植物,花木公司工程师潘嘉琦解释说:“原先按照中国馆设计方的设想,梯田里计划种植稻谷、麦子之类的农作物,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我们发现这不太现实,因此经过多次筛选,决定选用到了秋天同样会抽穗变黄的狼尾草和拂子茅替代稻谷、麦子等农作物。”

刚栽种的狼尾草、拂子茅长度大约有20-30厘米,最长会长到1米左右。按照这两种植物的正常生长周期,观赏效果最好的时间在7-8月份,但由于工程师们提前将这些小苗在温室里培养过一段时间,因此在5月份,中国馆的狼尾草和拂子茅就会长得茂盛,与周边景观形成完美搭配,为观众营造田园野趣之感。

亮点1

宫墙柳老榆树环绕中国馆

北京市花木公司天卉源副总经理孙淼介绍,中国馆的绿化面积达到20000平方米左右,栽种680余棵乔木,6000多棵灌木,5000平方米的观赏草,2800平方米的时令花卉,以及13000平方米的草坪。

为了体现中国馆的特色,场馆外围绿化选择了具有中国乡土气息的植物,比如说榆树,以及柳树、棕树、元宝枫、杜栎、白蜡、国槐等。由于延庆当地气温比城区晚15-20天,5月中下旬这些新栽种的树木可以全部见绿,观众更可在绿树成荫中欣赏中国馆。

走出中国馆,绕过宫墙,迎面看见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楼,匾额上书“和合如意”,这便来到了北京园。走进北京园,透过一个个古色古香的窗景,游客将欣赏到各个不同主题的园林景观。

北京市花木公司工程师尹衍峰介绍,从花卉角度来说,北京园将营造出花团锦簇的效果。通过花期延迟技术,工程师们让原本不在同一花期的迎春、连翘、丁香、玉兰等花卉在开园期间一起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