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半夜不朽浪漫怎(2)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同一日子内,南北两地的日影长短倘使差一寸,它们的距离就相差一千里,所谓“影差一寸,地差一尺”。周公认为,边长为三万米的正方形,水平线上最偏僻地方的影长应是三尺,地中的影长则为一尺五寸。通过这种方式,周公找到了“地心”阳城,也就是今天的登封告成镇。

《周礼》中载有“日至之景,尺有五寸”的记载,意思是在天地的中心——河南省登封市告成村夏至那天的中午,八尺表的影台影长,刚好是一尺五寸。

不过,考虑到阳城多丘陵、少大河,周朝最终选择在太室山下的洛阳定都。

“中国”二字的由来

吕红军说,“中国”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周朝。1963年,宝鸡发现了一个周朝青铜器何尊。上面记载着,“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意思是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在古代,“国”的本意指城、邦,并非国家;“中国”原意为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也就是说,中国就是“天地之中”国家的简称。

这或许也是河南人爱说中的原因吧~

定都之后,周朝开始发展经济。在农耕文明时代,农业发展离不了天文知识的指导,历法应运而生。而位于“天地之中”的观星台无疑是制定历法最好的位置。

周公是如何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制定出太阳历法和二十四节气的雏形呢?我们下期见~

策划:葛向阳 张红雨

记者:王妍斐

编辑:弓雪

统筹:刘芳 赵克

讲述人:吕红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