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超级大满贯2手机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原标题:劳绩与诗意:来自沉默底层的非凡小人物

文 / 秦晓宇(《我的诗篇》导演)

参加《我的诗篇》映后交流,经常有观众问我:“为什么选择这六位工人诗人进行拍摄?”这就是纪录片的魅力,人们绝不会只欣赏影片本身,而不去联系和追问它所指向的现实世界。

不过,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并不好回答。我是个诗人,吴飞跃虽然在电视台做了十年编导,却也是第一次拍电影,我们俩就这样踏上了一段不无冒险的旅程。

但话说回来,无论是改革四十年的中国,还是跌宕于这一社会历史命运的工人,抑或是把镜头对准这一群体的我们,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在四川大凉山“取经”的摄制团队

启程时,我们没有剧本,也没有很具体的摄制方案,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我们希望主人公既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又有泯然众生的典型性。

如此,影片才会把充满个人性的抒情诗,汇聚为一个阶层的史诗,小大由之,这是我们的创作初衷。

1

老井

老井是我们最早确定的拍摄对象。

他是一名国有煤矿井下工人,六零后,从业25年来,干遍了井下各工种。他是大地深处的体验者,一个跟煤炭、矿车、巷道、硬镐、瓦斯、黑暗、亡灵等一切地下事物打交道的人。

他的诗歌就是在神秘危险的煤矿世界不断向下深挖,致力于揭示它那不可褫夺的丰富性。他深知这不仅是他写作的题材,也是其写作的意义、个性与根基所在。他的诗歌让地下一切沉默的事物有了悲悯、朴素的嗓音,让矿工的人生经验有了真正诗意的表达。

2014年8月19号,淮南东方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二十七人死亡,但只抢救出六具遗体,两个月后该矿的井口被政府封闭,其余二十一位死者的遗体永远留在了矿井深处。

老井在出事故的井前

2015年1月我们去淮南拍摄老井时,我请他在这座已然变成废墟的煤矿前朗读他那首《矿难遗址》。老井有点犹豫,但很快就坚定地对我说,为了死去的黑哥们,他决定豁出去读这首诗,不再顾虑什么了。遍地瓦砾。封砌的井口前,有失去主人的旧胶鞋和破碎的安全帽;老井突然跪下来,一边祭洒水酒,一边用低沉的声音朗读这首试图抵达清明寒烟无法斜入之处的挽歌。

不远处,是因采煤导致地面沉降而形成的大面积塌陷塘,湖光山色,芦苇飘蓬,鸟雀翔集,颇有文人画宁静致远的意境。

2

陈年喜

陈年喜1970年除夕夜生于陕西丹凤县一个小山村,从2000年起,做了16年巷道爆破工,走遍了荒山野岭、不毛之地。

年喜这样的诗人,很像古典中国的游民知识分子,离开乡土,外出讨生活,溷迹下层,跌宕于世情百态、江湖风浪。不同于普通游民,他们有种自觉的书写意识;不同于传统士大夫或现代知识分子,他们往往以后者不齿或不为的职业谋生,具有顽强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