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赌博专业官网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原标题:假期楼市大调研丨鹤岗房价之痛:“资产一直缩水”,睡觉都感觉在赔钱

“在鹤岗买房这几年,资产一直在缩水,连睡觉的时候,都在赔钱。我现在把房子卖了,可能都卖不出装修钱。”谈起房子,贺松涛(化名)愤愤不平。

由于接盘在房价高位,一平米4000多元,又是连着买了两套,再加上装修花去的50万-60万元。当初买房,贺一共耗资170-180万元。如今,也就值个60万-70万。

贺松涛是鹤岗当地人,有车有房,称得上当地中产。花大力气装修的房子,原本为了住得舒心,但房价的下跌,让他觉得很糟心,房子更像是一个甩不掉的包袱:“我是贷款买的房子,一方面,要按照原价格的总房款,还贷款20多年,另一方面,还要承受着资产的大幅缩水。”

因房产“白菜价”而爆红于网络的鹤岗,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早年作为黑龙江省“四大煤城”之一而闻名于世。如今随着煤炭资源枯竭,鹤岗面临着经济转型。虽说“白菜价”的低价房源确实存在,放诸全市,这并不代表当地所有房地产价格水平,但在整个东北人口外流的大背景下,鹤岗房地产市场需求不足,交易不活跃,无法支撑房价,房价较前些年有大幅回落,也是这一宏观背景的现实注脚。

除此以外,鹤岗房价的走低,跟棚改政策也存在密切关系。一方面棚改解决了9万困难民众的住房问题,有的棚改户甚至可以分到两套或多套回迁房,很多人也就不必非得通过购买商品房来解决住房问题,另一方面因拆迁而分到多套房子的居民,考虑到有一定的持房成本,其最直接的体现是,需要交纳供暖费和物业管理费,便考虑低价处理这些“烫手山芋”。对他们来说,房子多了,似乎也成了累赘。

在鹤岗,“房价只涨不跌”的楼市信仰,被彻底击碎。而这座资源枯竭、人口外流的城市,所面临的正是如何寻求经济的转型。

因煤而兴

鹤岗市历史沿革繁复,概括来说,1918年,当地组织煤矿公司,开发煤矿,逐渐为世人所知。随着农业垦荒,煤矿发展,人口集聚,商贾往来,鹤岗走上了建镇、设县、升市的道路。

除了煤炭资源以外,这里还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公司成立,随后撤离长春,转移至兴安市。1946年8月27日,延安电影团一行抵达兴安市,与东北电影公司合并,正式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1948年从鹤岗迁至长春,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其中美术部门迁至上海,成立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当然,这里还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

建国后,兴山市改称鹤岗市。此后,鹤岗成为了国家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煤炭被誉为是“工业的粮食”,建国初期,整个国家建设,离不开工业,而盛产煤炭的鹤岗,在这一时期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同时,煤炭带来的红利,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鹤岗注入了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1960年12月10日,鹤岗市才正式升格为地级市。1966年,由黑龙江省直辖。1987年经过行政区划调整,原属佳木斯市的萝北、绥滨两县划归鹤岗市。根据鹤岗官方网站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市下辖2县6区,总面积1.4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5.6万。这样的国土面积,在黑龙江只能位列最小地级市。而这样的体量,也只比北京市(1.64万平方公里)小一点,是上海市(6340平方公里)的2倍有余。

纵观历史,鹤岗从最初开发煤矿,到后来为世人所知,成为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已历经101年。即便是从1945年建市(兴山市)算起,也有74年历史。

其它三座依煤而兴的城市,鸡西、双鸭山、七台河,设建制市的时间不一。1956年,鸡西撤县建市(地级),由黑龙江省直接管辖。同年,双鸭山矿区撤销,设立双鸭山市,由黑龙江省直辖。1983年,七台河市晋升为黑龙江省辖市。

至此,这四座城市,均以地级市的名义,被外界并称为“四大煤城”,一时风光无两。

“白菜价”的鹤岗房产不是电影布景

因煤而兴的“四大煤城”,若不及早转型,注定会遭遇“资源诅咒”。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2008年、2009年、2011年,国家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在“四大煤城”中,有三个位列名单:七台河市(第二批)、鹤岗市(第三批)、双鸭山市(第三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