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必兆网亚洲官方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原标题:减税降费 | 减税降费助力经济转暖

一季度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表明,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已经走出了下行的阴霾,只要后期政策方向稳定,减税降费持续发力,就一定能有效激活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进而增进中国经济的韧性,实现行稳致远、持续改善的目标。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测算,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4%,CPI同比上涨1.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主要经济数据均好于预期,令各方又惊又喜。

同期财政数据也不错。1—3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656亿元,同比增长6.2%,略低于当期6.4%的GDP增速。但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629亿元,同比增长15%,两倍于GDP增长率。

这一低一高之间,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正在加力增效。一段时期以来,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进行逆周期调控,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助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财政政策方面,最为人关注的当然是近期增值税降税率和社保降费,但客观地讲,这两个“大招”的政策效果应当在下一季度才会在数据上有所反映。现在公布的经济运行数据更多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各项政策合力的体现。

一般认为,一季度经济数据转暖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中美贸易谈判传出积极消息,如果不出意外,双方达成协议的概率非常大。这就强有力地稳定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整个社会的预期随之好转。二是积极财政政策从过去主要依靠投资转向以减税降费为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激活了市场主体,全社会对此好评如潮。如果将视角拉得稍长一些,实际上自2018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之后,积极财政政策就在不断加力。三是货币政策有力有效,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8.94万亿元,同比增长8.6%,一季度净投放现金1733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47.7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人民币贷款余额14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3.7%,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5.81万亿元,同比多增9526亿元。“水”多了,经济也就活跃了。

去年7月底的国务院常务会之后,积极财政政策的新举措接连不断:8月31日,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获得通过,并于10月份率先执行5000元/月的费用减除新标准,2019年1月1日起执行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办法;9月21日,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自2018年11月1日起,降低1585个税目的进口关税,我国关税总水平至此由上年的9.8%降至7.5%;从2018年11月1日起,提高部分现行货物的出口退税率,将退税率由七档减为五档,同时大幅度提高出口退税的速度。

进入2019年以来,以减税降费为主要发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明显加力。1月9日国务院决定,大幅放宽可享受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对其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100万元到300万元的部分分别减按25%、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使税负降至5%和10%。这一优惠将覆盖95%以上的纳税企业,其中98%为民营企业。对主要包括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的小规模纳税人,将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到10万元。三是允许各省(区、市)政府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50%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地方税种及教育费附加等。从后来的情况看,31个省市自治区全部顶格执行了这项政策。四是扩展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范围,使投向这类企业的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更多税收优惠。

简言之,去年下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发力点主要体现在减税降费方面,这是与2018年以前相比在政策工具选择方面最大的变化,其中的深远含义令人回味。而从政策效果看,这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措施确实减轻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增强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乐观情绪,从而改善了预期。

这一改变首先体现在生产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在连续3个月低于临界点后重回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8%,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1.7%,位于高位景气区间。综合PMI产出指数明显回升。3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0%,比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