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电子游艺客户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原标题:互联网下半场:AI求解

铅笔道记者 | 许梦

自2011 年春雨医生成立以来,互联网医疗走过了 8 年时间。

2016年之前,人们通过互联网连接起医疗的一切,伴随而来的是流量的快速增长和独角兽企业的出现。在2016年前后,微医用户近1.2 亿,平安好医生用户近 1 亿,春雨医生近 9000 万用户。以它们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一路崛起。

然而,手握流量的巨头依旧面临的是变现难题。2017年,互联网医疗玩家兵分两路,微医、好大夫在线等一路扎堆银川,搭建互联网医院;另一路杏仁医生、丁香园等则布局基层诊所,抢占线下流量入口。

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让不少互联网医疗的创业者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中国的医疗问题主要在于基层,而基层最大的问题医疗资源稀缺,‘连接’解决不了核心供给问题,人工智能或许可以。”一位互联网医疗创业者说。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流量变现困局

4月24日,医疗服务平台“企鹅杏仁”宣布完成2.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由碧桂园创投、腾讯、基汇资本联合领投, 跟投者也甚多,包括招银国际、嘉实财富、中俄投资基金、红杉中国、盛世景集团、中航信托等知名机构。

据悉,该轮融资完成后,“企鹅杏仁”估值已超过10亿美元。这也是线下诊所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备受业内瞩目。

“企鹅杏仁”上一次引发业内关注是8个月前,“企鹅医生”和“杏仁医生”对外“官宣”合并。这一举动被外界认为是“抱团取暖”。 杏仁医生具备医生工具功能,与企鹅诊所共同布局线下共享诊所。

资本加持背后,依旧是互联网医疗面临的流量变现难题。互联网医疗平台通过各种方法虽然获得了流量,但是算一笔账,用户的渗透率和转换率、客单价上不去,会持续亏损。一方面,线上问诊不是高频行为;另一方面,线上的消费场景意味着消费不会收到多贵。从线上展开布局,进而延伸到线下,成为一些早期互联网医疗公司转型的首选。

2019年易观发布最新一期(3月)App Top 1000榜单。3月,医疗领域APP共有平安好医生、好大夫在线、微医3家App进入榜单。

​​​​​

从2011年春雨医生探路线上问诊以来,互联网医疗走过了8年。“2016年那一波主要聚焦在用流量思维去切这个市场,再反过来整合线下。所谓流量的阶段,准确来说它是失败的。”优麦科技创始人常江说。

2014年也被称为互联网医疗创业元年。彼时,互联网医疗风口正盛。这一年,融资过亿元的医疗相关项目超过27起,通过认证的移动医疗App逾2000款。

2014年互联网创新公司融资起数猛增(数据来源:动脉网)

​​​

优麦科技的常江是2015年入局的。当年底,在皮肤科领域深耕11年的常江产生了创业的想法。他回忆,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多数创业者都抱有这样一个想法:中国人口基数大,漏斗顶端的流量足够大。在自己和团队熟悉的皮肤医疗领域,有着较为明晰的痛点和需求亟待解决。以互联网手段服务于皮肤领域,常江看到了机遇。

然而,2016年前后国内股市崩塌,资本收紧。融不到钱,企业前期疯狂烧钱的模式难以为继,移动医疗赛道也由热转冷。常江的团队融资之路并不顺利,“沟通了几个月,本来融资都差不多定下来了,却发现整个移动医疗行业突然‘移不动’了,资方也退缩了。”

2016年,在市场上线上问诊、预约挂号等纯在线提供医疗服务的模式被证伪。一位互联网医疗从业人士分析,流量思维的逻辑是平台获得一个客户是20块钱的成本,企业要做的是,用户具备黏性后,可能再消费100元。但是,在低频的线上诊疗场景下,用户很难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或者转到线下就医场景,这个商业逻辑不成立,因此资本对这个方向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