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平168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
温州这座历经风雨的千年古城塑造了以农商文明与事功哲学为特征的瓯越文化,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以其独特的内涵和概念,强烈的地方色彩,浓郁的乡土气息大放异彩。
温州目前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47项。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位于龙湾区文化用品市场B幢三楼,于2012年12月建成开放。展馆使用面积约83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7000平方米,共展出与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展品近千件。
蓝夹缬馆展品
贝螺馆展品
瓯窑馆展品
龙舟馆展品
温州市非遗馆现设有蓝夹缬馆、龙舟馆、瓯窑馆、贝螺馆4个专题馆和11个县(市、区)分展厅,还包括百工一条街、互动区等板块。在展陈理念方面强化两个重点,即“瓯越特色”和“见人见物见生活”,以此充分体现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
夹苎漆器
彩坭塑
泰顺车木工艺
瓯海百鸟灯
展馆在布展上着力彰显温州“百工之城”“南戏故里”“曲艺之乡”的特色,重点选择了乐清黄杨木雕、蓝夹缬技艺、木活字印刷技术、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瓯绣、瓯塑、温州鼓词等富有温州地域特色、能够代表温州文化形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主要展陈内容。
代表性展品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泰顺廊桥模型
泰顺廊桥以其独特的制造技艺——“梁编木拱桥营造技艺”巧妙地利用力学原理,整座桥身不用一颗钉子而闻名于世。在2008年,“木拱桥营造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木拱桥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
木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为北宋毕昇所发明。在瑞安平阳坑镇东源村和曹村镇西前村有完整保留且仍在用木活字印刷技艺制作宗谱,已有800多年的历史。2008年,“木活字印刷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木活字印刷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