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铂金娱乐平台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原标题:在城市“放飞机”看不一样的美

穆肃认为,无人机里的城市有不一样的美。

穆肃从2012年开始接触无人机,如今迷上它。

扫码查看视频

新职业解锁之无人机飞手

穆肃,是一名影视编导。他的长篇小说《魔术师与传教士》于2007年获得首届东莞荷花文学奖;电影剧本《麦田守望者》荣获2010年度“夏衍杯”创意电影剧本奖;2014年执导独立电影长片《热带》入围美国哥伦比亚峡谷国际电影节。

穆肃,从2012年接触无人机拍摄以来,穆肃“迷”上了这种新的摄影视角。2017年,穆肃带着10个无人机发烧友的小伙伴,踏遍东莞33个镇街(园区),花费一年时间拍摄出《航拍东莞》。

感悟

对于无人机驾驶员被列入新职业范畴,穆肃表示,在一些发达国家,无人机驾驶员已经实现高度职业化,在国内虽然也有很多证书可以考取,但是这个标准还没有统一化,也希望通过技术的积累、社会对这个行业认知的刷新,能够真真正正地把它从爱好转变成一种职业。

20年前的“五一”劳动节,跟青涩的穆肃没有多大关系,那时候的他刚到东莞,正处于求职阶段。如今20年过去了,穆肃在东莞结友、成家、立业,早已经把这座城市当成自己第二个故乡,也从当年那个“漂泊”少年长成如今小有名气的莞籍编导。用“跋山涉水”来形容穆肃的工作常态最适合不过了。

从2012年接触无人机拍摄以来,穆肃“迷”上了这种新的摄影视角,为了找到最佳的角度,和队友们经常是“在山里花上半天时间”。在他看来,相对于地面拍摄而言,无人机航拍可以带着大家换一种视角去看这座城市,而这也是穆肃迷恋的理由。

接触纪录片

是从当媒体记者开始“刚来的时候,看到遍地都是工厂,觉得这座城市的制造业非常发达,就决定留下来了。”穆肃是在2000年5月的时候来到东莞的,那时的他还只是个青涩小伙,对摄影摄像还没有概念,却对写小说情有独钟。

“好在自己喜欢读书和写作,不然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接触到纪录片。”刚到东莞那几年,穆肃从事过很多种工作,当过保安,也当过电脑技术培训老师,但无论做哪样工作,穆肃从没有想过放弃写作,还会在网络上、周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在此期间穆肃萌生了当作家的梦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穆肃的长篇小说《魔术师与传教士》在作家出版社与腾讯主办的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得长篇小说优秀奖和最具潜力新人奖,这对于穆肃来讲无疑是莫大的鼓励。随着被越来越多人认识,同年,穆肃被邀请到莞城《文化周末》杂志工作,先后从事编辑、记者和主编。三年后,又被东莞日报社录取,正式成为一名媒体记者。而穆肃接触纪录片拍摄,也是从这份职业中开始。

“前期做地面摄影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人性、人物故事。”在穆肃前期的作品当中,总是能看到诸如千里迢迢到广东来寻子的农村父亲、喜欢通过文身样式来分析人的文身师傅等这样鲜活的人物。为了让更多人接受自己的作品,穆肃在制作纪录片的时候,有意识地加入叙事性,让人感觉像看一个小电影、小故事片一样,“我认为这个就是我自己区别于其他纪录片作者的一个标签。”穆肃表示。

即便再束手无策

也会想办法找到最美的角度

穆肃将自己这段写小说、做记者的历程称之为“文字之旅”,即便现在主要做的是影像方面的工作,穆肃一直秉承着“文字是艺术的母本”这一创作理念,所以每当做一部作品时,从主题策划、统筹、跟拍、后期制作,穆肃都坚持全程参与,为的是将剧本中的一词一句的情感准确表达到位。

“无论是写作还是拍摄,都应该保持一种能够发现生活中永恒魅力的眼光。”穆肃认为 这 是一件好作品的关键所在。而这也是为什么在穆肃的作品中,不仅能够看到主人公的故事,还能看到这座城市的影子。

对于生活了20年的“老”莞人穆肃来讲,这第二故乡就像是一个快速扭转的魔方,它的每一面都可以拼贴出新的一些城市的一些含义,“东莞是一个每天都在变换的城市。”穆肃说,“在这里生活久了,自然也就 会 看到这座城市的各种样子,但很少人能够俯视这座城市。”2017年,穆肃带着10个无人机发烧友小伙伴,踏遍东莞33个镇街(园区),花费一年时间拍摄出《航拍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