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玩ag视讯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原标题:安禄山因何敢反叛?此战让其看清唐军的虚弱;他背后或有利益集团

唐玄宗时期安禄山倍受重用,身兼三镇节度使,如果是换做其他人,应该很难想到去反叛,拥兵20万,一方诸侯,荣华富贵不缺,好好生活不好吗?非要去发动战争,最后也是落得了一个惨死的下场。

只能说这就跟赚钱一样,没钱的时候都觉得有个千把万就够了,有了千把万99%的人都会继续赚,在当时一个集军权、财权和监察权的节度使,要没有点野心,就说不过去了! 人在重大抉择面前,以个人安危为重为下,以国家社稷为重为上。安禄山显然属于前者,为一己之私,却葬送了中国封建社会顶峰的大唐盛世,终结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时代,置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其实早在开元盛世时期,风度宰相张九龄就告诫玄宗,安禄山乃湖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建议杀掉安禄山。玄宗被杨贵妃迷得七颠八倒,晕头转向,根本听不进忠言。等到仓皇出逃四川,才想起张九龄,慨叹“圣人之言,不可不听”。

安禄山敢于反叛原因之一是李林甫不在了,虽然李林甫也是奸相,是他提议重用胡将,所以也就是安禄山的伯乐,但李林甫手腕高超,权势滔天,对安禄山是既重用也时常鞭笞,令其不敢有二心,李林莆之死等于解开了安禄山的一道保险。李林甫做右相的时候,安禄山整日战战兢兢,据说李林甫说一句话,安禄山就吓掉了半条命直呼我要死了!后来杨国忠做右相,贪婪无度,不停的敲诈安禄山。

在安史之乱前,大唐和南诏爆发了第一次战争,本来南诏是大唐扶持起来对付吐蕃的,结果唐玄宗晚期不理朝政,奸臣当道,大唐南诏之间裂隙渐深,751年,鲜于仲通率兵八万征讨南诏,本来南诏已经乞降了,但鲜于仲通不许,南诏自然不会束手待毙,“若不允许则归命吐蕃,云南之地,非唐所有也”结果南诏王认了吐蕃赞普做爹两面夹击,唐军大败,一下子就让安禄山看清了唐军虚弱的本质,说白了就是李隆基昏庸无能,杨国忠愚蠢无比,才让大唐万劫不复。

唐玄宗也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他对安禄山没执行自己定的政策,节度使在一个地方当个三五年就要换地方,他因为欣赏安禄山就让他连着干了三届,并且是三镇统管,让他有机会培植自己的势力。自古以来,河北、晋中、中原三地不在皇家统治范围内,一旦集中在一个人手里,只要这人不是傻子,绝对可以号令天下。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安禄山并没有完全控制三镇军队,至少平卢镇就有相当军队是忠于唐朝的,并与安史叛军交战。后来,这些以高句丽军人集团为核心的平卢镇军,因作战失利,泛海到了山东,继续为唐朝征战,也有部分在叛军和朝廷之间反覆。

唐玄宗在安禄山反叛后干预前线军事指挥,轻信谗言讦告临阵换将至使高仙芝封常清为边令诚所害,还拟一道“刻期出关”的严旨之下,令哥舒翰无奈之下仓促应战,结果导致几近二十万中央军于潼关外的河南灵宝误中崔乾佑的疑兵之计的埋伏而损失殆尽。前线战事惨败,唐军主将被俘,潼关门户洞开,长安失去最后一道屏障。如若能够像张巡于睢阳坚持数月,以给北方的李郭二人多些时日,则必破敌巢蓟北。

安禄山此人野心勃勃,坚忍不发,能屈能伸。极善钻营投机,也颇有能力,甚得上司欢心,屡屡受到上司提拔重用。进入中央朝廷也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终于大权在握,权倾朝野,有了窥视大宝的资本和实力。逐鹿中原虽然没有成功,算是一个枭雄,影响了大唐帝国的未来命运,但不容忽视的是他的身世,安禄山的母亲是突厥人,父亲极有可能是粟特人,安禄山所在地区存在大量的突厥及粟特移民。安禄山的反叛,或者就是其背后利益集团的诉求之一,该地区突厥人和粟特人要求独立建国。所以安禄山不反,马上人头落地,然后换个人造反,这支军队从底层已经变了,安禄山或许也只是一个橡皮图章而已,不然也不会在安史之乱爆发1年后,安禄山就挂了,可是这场叛乱却持续了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