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正规娱乐场注册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原标题:林兆华和他的林展:“变与不变”的艺术法则

戏剧就是游戏 · 戏剧是自由的 · 戏剧没有老年

他是中国戏剧界响当当的大师级人物,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大导”。

他是一个喜欢坐在剧场的角落,看自己的戏上演,也感受着观众反应的戏剧导演。

他自称“人艺之子”,又不讳言人艺之短,始终坚守着自由的艺术信念和创作风格。

他就是林兆华。

- 林兆华用脚步、用诗一样的戏,度量这世界,并探寻这世界的究竟。

林兆华说:“我小时候家境不好,没上几天初中我父亲就让我工作了,没什么故事,倒是常想未来的前途是什么。后来在八一厂做机械工作,忽然有一天,国务院发了个通知,在职干部有同等高中学历可以报中央戏剧学院,我就报了。一块报名的有6个人,只走成了我一个。我只喜欢自由,喜欢做我喜欢的事儿。”

1965年,青年时期的林兆华在中戏毕业大戏《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饰演罗密欧,被台下的导演夏淳挑进人艺。早年和焦菊隐、赵起扬、于是之、英若诚、刁光覃、蓝天野等人艺老一辈艺术家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经历,为自己日后的创作铺上沃土。

70年代末,林兆华开始了自己的导演生涯。1981年,他独立导演第一个戏《谁是强者》;1982年,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剧场戏剧《绝对信号》诞生。一切伟大的突破创新自然会收获质疑的声音,《绝对信号》上演百场之际,曹禺致电剧组:“我认为勇敢沉着走大道的人们总会得到应有的敬重和发展”,给予林兆华无私的支持。

林兆华执导的小剧场戏《绝对信号》剧照

对于人艺来讲,他是承上起下的重要人物;对于中国话剧来讲,他是令人起敬的多产导演。作为中国剧坛唯一一个不间断地从上世纪70年代排戏至今的“戏痴”,林兆华排演过的戏剧作品近80余部。《绝对信号》《白鹿原》《哈姆雷特》《建筑大师》《窝头会馆》等多部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戏剧史的经典之作。

《哈姆雷特》剧照

《樱桃园》剧照

- 我们拥有了一个林兆华,等于同时拥有了几个面孔不一的导演。

被北京人艺滋养成长的林兆华,有中国戏曲的传统,也有开放的先锋精神,但不是为了先锋而先锋。他的戏剧特质,除了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和反思精神,就是他从不为任何“主义”或理论排戏,也没有固定的戏剧风格。焦菊隐先生曾说过“一戏一格”,即不重复别人,更不应该重复自己。林兆华将焦先生的这句名言落实到了自己的戏剧创作中去,根据每个戏的特质和自己的思考选择形式。

1990年,林兆华成立了林兆华戏剧工作室,这成为中国少数的独立戏剧团体之一。他于工作室中创作了许多前卫剧场风格的舞台作品,使林兆华戏剧工作室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间现代戏剧团体。

2010年的春夏,林兆华在德国汉堡看到一部特别好的戏,想把它请到中国。林兆华和他的林兆华戏剧工作室便开始了林兆华邀请展第一个剧务的准备工作。一个可爱任性的老头儿选了一些他喜欢的戏,把它们介绍给观众,成就了唯一一个以艺术家个人名义发起的民间戏剧邀请展——林兆华戏剧邀请展。

2014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海报

林展一路走来,因场地、资金等问题多次面临中断,甚至还兜兜转转去了天津,却依然坚持了下来,但2018年,该观剧邀请展在连续举办了七届后中断了。停办的这一年间,“林展还办吗?”“林展何时回北京?”成了戏剧圈的热门话题。如今,疑问终于尘埃落定——今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会再度回归,而且也将回到当年的出发地北京,83岁的“大导”林兆华欣然写下:“好好学习,天天演戏!邀请展年年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