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金沙国际娱乐注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原标题:学术 | 高江涛:洛阳盆地与晋南早期交通道路之“中条浢津”道

洛阳盆地与晋南地区在中国历史上是两处相对独立而又十分重要的特殊地理单元,尤其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进程中两处重要的舞台。这两处相邻地区虽有山河相隔,然文化间的互动交流却由来已久。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间的交流都不可能是空中楼阁,都必须依赖实实在在存在的交通道路。交流通道之于一个区域犹如大动脉之于身体,它对早期地理交通研究意义非凡,更对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等深层次研究关系重大。我们在梳理相关文献资料与考古材料时,发现二者之间至少存在着三条很可能早至史前时期即已开通的道路,据其要点可分别称之为“中条浢津道”“虞坂颠軨道”和“轵关陉道”。笔者拟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此三条道路分别作较为系统的考察与分析,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本文着重探讨中条浢津道,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晋南地区主要有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两个地理环境优越区域,各个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均有分布。运城盆地向南经中条山和黄河才能到达洛阳盆地以西,交通历史上就形成了既要翻中条山又要渡大河的双重阻隔。盆地南缘芮城一带穿越中条山沟壑支流间有很多小道,历史上重要的如“直岔岭盐道”即是其中相对较好的道路之一。今芮城和运城盆地之间的主要交通线——解陌公路(运城解州—芮城陌南镇)是在古代“直岔岭盐道”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翻过中条山,进入了基本呈南北向的沟谷,再向南近途即可达到古代著名的黄河渡口之一浢津渡。过河即可进入洛阳盆地以西地区。笔者暂称这一重要的通道为中条浢津道。

文献中的中条浢津道

浢津渡,又名郖津或窦津渡,是中条山南麓南下黄河岸边的重要古渡口。《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八,河南三:“郖津,在县西北十里……,汉建安十年使杜畿守河东,叛者绝陕津不得渡,畿乃诡道从郖津渡。宋元嘉二十九年柳元景等自卢氏趣弘农,北魏将封礼自郖津南渡赴弘农以拒之。隋义宁元年置郖津关,贞观初废关置津是也。”此重要渡口,《清史稿》也有所涉及:“河水自陕西潼关入,为风陵渡,迳黄卷坂,合玉溪涧,又合泉鸠涧为浢津渡,又东迳曹公垒,合石姥峪、夸父山水,即湖水,为西关渡,迳城北,又东入灵宝,稠桑河从之。”

据清代文献,浢津渡至少在汉代已常使用,并于隋时置关。此外,中条南下入黄河的溪涧支流直通浢津渡。山川通道,多沿水而行,根据实际既可水行,也可沿水而陆行。浢津渡与中条山之间即有沿支水山路,如檀道山路。《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檀道山,在州南五里,与中条山相连。山岭参天,左右壁立,间不容轨,谓之石门。……上有盎浆,俗名止渴泉。《山海经》: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甚寒而清,谓之帝台浆。郭璞以为即檀道山所出泉也。……《志》云:檀道山路通河南窦津渡。窦津,即浢津也。”

《水经注》也有所载。《水经注》:“汉武微行柏谷,遇辱窦门,又感其妻深识之馈,既返玉阶,厚赏赍焉,赐以河津,命其鬻渡,今窦津是也。” 窦津,即浢津或郖津。《水经注》又云:“门水又北迳弘农县故城东……其水侧城北流,而注入河。河水于此,有浢津之名”。《元和郡县图志》言:“浢津在灵宝县西北三里”。

中条山在运城盆地南缘形成许多南北向的沟谷地带,多为翻越中条山的古道,有的沟壑难行不常使用,有的相对较易而逐渐固定下来,如唐宋以来经常使用的河东潞盐运销中原的盐道。浢津渡正是历代驿道和盐运的必经要津,《宋史·司马池传》:“时议者以蒲坂、窦津、大阳路官运盐回远闻,乃开岹口道,自闻喜逾山而抵垣曲,咸以为便。”

据上述文献以及实地考察,汉代以来运城盆地南缘翻中条山并渡黄河至少存在一条重要的道路,自北向南为盆地南缘村落(如柴家窑、东湖村)→南北向中条山沟谷地带→甘枣山凹→庙后村、茨林沟→清凉寺→陌南镇→浢津渡(今沙窝渡)过黄河。这条道路大多路段属于今芮城,西周早期当是姬姓封国魏地所属,古魏城遗址在今芮城县城北2.5公里处。《左传·闵公元年》:“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以灭耿、灭霍、灭魏,……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攻灭耿、霍、魏姬姓三国,魏地归晋。《左传·僖公十五年》:“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既而不与。”杜注:“河外,河南也。”晋献公继续扩张,势力已过黄河。此时,文献中虽无明确涉及,然晋献公“假途灭虢”沿虞坂颠軨道而下的茅津渡已归晋所有,故推测晋得“河外列城五”时与茅津渡相距不远的浢津渡也应归晋所有,本文所言中条浢津道应为晋国所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