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新大集汇在线开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原标题:普莱德业绩变脸或需巨额现金赔偿宁德时代毛利率已退回五年前

2015年至2018年内,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分别为38.64%、43.7%、36.29%、32.79%。到2019年一季度更是降到了28.71%,而其净利率则较2017年巅峰时期腰斩

《投资时报》记者 王宏

没有一个问题是容易对付的。

“你怎么看待LG、三星进入国内市场后可能的价格战?”“请问补贴退坡对公司的影响如何?”“请问你们的锂电池成本是多少?”

4月26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宁德时代(300750.SZ)的掌舵者——51岁的曾毓群终于体会了上市给自身带来的另一种改变。尽管整整两个月前,他刚刚因此首次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进而以445亿元身家与比亚迪的王传福一起成为锂电池行业仅有两位入选TOP500的企业家。

对于这个资本市场的新贵,上述一连串诘问似乎有些“杞人忧天”。毕竟此前一天该公司刚刚发布了一份光鲜亮丽的年报:2018年实现总营收296.11亿元,同比增长48.08%;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31.28亿元,同比增长31.68%。

然而,投资者的不安并非空穴来风。

一方面,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落地后,退坡力度进一步加大。其中续航250公里以下的汽车首次取消补贴,续航400公里以上的补贴则直接腰斩。到2020年,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或将直接退出舞台。显然,补贴的减少或者彻底蒸发,将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厂商乃至上游锂电池厂商的利润表现。

另一方面,今年的2月1日,发改委、商务部就《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鼓励外资动力电池企业来华投资。这也就意味着,松下、LG等日韩动力电池厂商未来或将回归中国市场。

没错,在2018年宁德时代23%的电动汽车电池市占率仍然位居全球第一,且分别较松下和LG高出1.1%和12.8%;同时,其逾七成的产能利用率也依旧遥遥领先。要知道二线企业中有人已不足三成。但是,形势确实在起变化。

2018年底,投资分析机构瑞银拆解了国际上四家主要供应商的锂电子电池后发现,特斯拉的供应商松下的锂电池成本是111美元/kwh,LG化学的成本是148美元/kwh,三星和宁德时代的电池成本都超过了150/kwh,这其中又以宁德时代的电池成本最高。

在目前的纯电动汽车中,动力系统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50%,其中动力电池成本又占动力系统成本的75%。可以说,动力电池的成本高低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利润的关键。这不仅压迫着新能源汽车厂商,更将压力传导到上游的电池供应商。

作为宁德时代最大客户,中国北京汽车集团去年就宣布与韩国的CT&T成立电动汽车合资公司,后者的动力电池将由韩国锂电池厂商SK创新提供。而另一边,宁德时代重要的客户吉利汽车CEO安慧聪则对媒体放话,将在日韩供应商中,选择一家作为公司的第二家新能源电池供应商,双方将采取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

海外动力电池厂商是否会回归中国市场?未来是否会掀起电池价格战?恐怕曾毓群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就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投资时报》记者发送提纲至宁德时代董秘办联络沟通,但截至发稿日并未收到回复。

毛利率三年连降

虽然2018年年报中显示收入和扣非后的净利润双双增长,但宁德时代的利润总额表现却并不如意。2018年该公司利润总额为42.05亿元,同比下降13.27%。

对此,宁德时代表示利润总额的相对下滑,主要系公司2017年转让了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普莱德)股权,取得的投资收益过高所致。

这是一个在中报和年报中被反复运用的理由。但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2018年,宁德时代利润率水平已经连续数年下降,2019年一季度毛利率更是降回至五年前水平。

2015年至2018年内,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分别为38.64%、43.7%、36.29%、32.79%。到2019年一季度更是降到了28.71%,倒退回五年前的水平,只比2014年度的25.73%的毛利率略高出三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