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疏解腾退空间优先保障 中央政务功能

2019-03-09 07:58栏目:政务

“要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全力以赴服务保障好冬奥会结合起来。”在北京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东城区委书记夏林茂表示,疏解腾退空间将优先用于保障中央政务等功能和公共服务配套,同时让居民群众在胡同里也能过上现代生活。

■效果

“大城市病”治理成效明显

东城此前曾经对外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一年的时间里,东城共拆除存量违建21.5万平方米,新生违建保持零增长;封堵违规“开墙打洞”2017处,42处占道经营挂账点位全部销账。与此同时,整治提升的效果同样显著。三里河水穿街巷的景致中,曾经的破败民居出落成“中国风”书屋;景泰路上一排“开墙打洞”的小门脸,如今变成了服务社区居民的“耕读空间”;存在安全隐患的人防出口配套房,变身成了枣苑“儿童之家”。通过疏整促专项行动,东城的首都功能持续强化,城市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大城市病”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任务

全力服务保障核心区

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

夏林茂表示,东城将以疏解类任务深入推进、整治类任务力争动态清零、提升类任务全面加大为导向,继续抓好“疏整促”专项行动,以街区更新为抓手,纵深推进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努力营造清新、整洁、亮丽的城市环境。同时,推动减量发展,降低“四个密度”,全力服务保障核心区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疏解腾退空间优先用于保障中央政务等功能和公共服务配套。

深入挖掘

老城及胡同文化的内涵

在老城保护和文脉传承方面,夏林茂表示,东城要以中轴线申遗为契机,结合南锣鼓巷四条胡同、前门东区等老城保护提升工作,深入挖掘老城及胡同文化的内涵,讲好“东城故事”,留住更多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字号、老物件,让各种文化元素活起来、动起来,留住老北京的乡愁和记忆。

解决好

群众所盼的民生难题

如何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如何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对此,夏林茂表示,东城将在老旧小区管理、便民市场、停车设施、加装电梯等方面下功夫,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深化医养结合,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所盼的民生难题,让居民群众在胡同里也能过上现代生活。

记者了解到,在前门大街以东的草厂地区,老胡同居民“申请式退租”后腾出的老旧平房,在格局完全不变的情况下,经过重新设计、提升改造,甚至加入高科技智能遥控系统,摇身一变成了首批“共生院”,如今已经引入年轻的新居民入住。

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

良好发展环境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夏林茂提出,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完善企业“服务包”制度,为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要继续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推广“小院议事厅”等经验,用好街巷长、社区专员、小巷管家、责任规划师等力量,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本报记者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