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如何鉴别一场最美马拉松?跑步+旅游产业成熟了

2019-03-23 12:53栏目:旅游

资料图。

资料图。

  为什么要在短暂的周末前往另一个城市,然后起个大早跑马拉松?旅游,或许是最有说服力的答案。

  在刚刚过去的一两个周末,各种马拉松赛事伴着春天的到来,重新活跃起来。今年春季鸣枪的这些跑赛,大都拥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借着春暖花开,将“跑步+旅游”进行到底。

  从主打“阳光、沙滩、碧海、蓝天”的海南(三亚)马拉松,到拥有世界双遗产的成都双遗马拉松,再到环抱佘山森林公园风景区的佘山国际半马,每一场赛事都借助跑步刺激着当地的旅游产业。

  事实上,“跑步+旅游”的概念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在中国跑圈,但直到今年,这种模式才逐渐成熟,开始帮助城市和赛事公司取得理想的收益。

  一条“美如画”的赛道是标配

  关注各种跑步赛事的资深跑者,或许会发现,这一两年,越来越多的跑步赛事被冠以“最美赛道”的头衔。

  将21公里或42公里的马拉松跑道置于一座城市最美的区域,或是直接安排在景区里,似乎已经成了赛事公司吸引跑者前来参赛的“常规操作”。

  看看刚刚鸣枪的几场马拉松赛事,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共同之处。

  3月10日举行的海南(三亚)马拉松,穿过三亚的标志风景椰梦长廊,然后沿着国内“最美海岸线”一路奔跑,最终在著名景点“天涯海角”冲线,赛道虽然炎热,但是主打“阳光、沙滩、碧海、蓝天”让跑者能在初春感受夏季。

  3月17日举行的成都双遗马拉松用赛道将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和熊猫谷景区串联在一起,无论是沿山绿荫下的绿道,还是油菜花田间的临盘,都透着双遗文化的自然古朴。

  都江堰双遗马拉松。

  而同样是3月17号的“G60”上海佘山国际半马则是穿行在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广富林文化遗址和郊野公园之间,从“上海之根”跑到“上海之巅”。

  “天气好,风景也好。”一位参加了佘山国际半马的资深跑者黄财富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次来松江比赛就是为了边跑边看风景。”

  同样的想法也来自墨西哥的女跑者Daniela, “我参加过世界各地的马拉松比赛,但是我觉得这场比赛的风景很特别,空气很好,到这里跑步就是为了玩。”

  用跑步刺激旅游然后“留住”跑者,正是办赛公司和办赛城市的目的,而经过几年的培育,成效已经显现出来。

  海南(三亚)马拉松的一项数据显示,2019年参加比赛的岛外跑者和家人朋友,由于赛事相关的“嗨跑节”,平均能在岛上逗留5.45天,较岛外马拉松赛事平均水平高出90.89%;而佘山国际半马的跑者也能在比赛结束后留在风景区里1到2天时间。

  赛事规模不够大?依旧能刺激旅游

  其实,由于城市公共资源的限制,一场马拉松赛事能够承载的跑者数量是极为有限的。即便像双遗马拉松这种规模达到国内一线大型赛事的路跑,也就差不多3万名跑者参与,而像海南马拉松和佘山国际半马则只有17000多人和10000人左右。

  不过,当赛事的筹办和城市资源统筹管理的逐渐成熟,数万人的跑步比赛足以给一座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海南马拉松组织了一个马拉松周末,以半程、全程和一场“嗨跑节”组成,除了跑步,赛事主办方还将旅游资源、民俗文化等一系列元素融入其中。

  据赛事主办方统计,这些系列互动为三亚吸引了152425人的线下参与者,其中岛内人流量为79614人,而岛外人流量则为72811人。

  不仅如此,这些来到三亚跑步并且顺带旅游的参与者,平均一人的日消费额为1197元,这个数字相比于其他马拉松赛事的平均水平高出了24.02%。

  马拉松就要配合美景。

  如果数字还不够直观,那么直接经济效益的这项统计数据足以说明“跑步+旅游”给三亚所带来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