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外国电影起名指北(2)

2019-03-30 15:05栏目:新闻

所以也正是因此,奥里奥尔·保罗这样的导演才变得非常珍贵。悬疑片制作特别吃叙事能力,这位导演在拍《女尸谜案》的时候叙事还有一些牵强,但是到《看不见的客人》,叙事技巧和拍摄技巧都臻于化境——我们知道悬疑叙事通常有一个核心谜题,整部电影都在解释那个核心谜题。

暴力解开谜题当然是非常简单的,但是想把抽丝剥茧的过程做均匀,让尽量多的观众去理解,去接受,平衡叙事节奏和关键情节描述,这点就非常不容易了。《看不见的客人》随着剧情推进,在一个浓缩的空间里翻转数次,同时叙事的节奏四平八稳,导演对叙事节奏的把握和对细节的打磨都无可挑剔,这部片子豆瓣8.8分实至名归。

两年后,奥里奥尔·保罗的技术理应更成熟了,为什么我说《海市蜃楼》7.7分还高了呢?

奥里奥尔·保罗的技术更成熟了吗?

我可以肯定更成熟了。

因为悬疑叙事有点像骑自行车,如果一个悬疑作者不知道怎么吸引自己的观众,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快故事的叙事速度,这就像是当你骑自行车很快的时候,你非常容易控制自行车的平稳,用更高浓度的信息量吸引观众,就可以避免剧情的瑕疵被观众注意到。

《海市蜃楼》比《看不见的客人》要慢,这会更考验导演的技巧,因为这意味着观众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大量的情节上,那他们就可能把注意力转向更多细节,导演就必须在细节上做更缜密的考虑。而且节奏变慢,意味着剧情的刺激度降低,悬疑片最原始的对观众的吸引会减少。

前文已经讲过,票房和主流观众对电影的评价聚焦在“电影共识”上,而悬疑片最基础的共识就来源于高密度的信息量——紧张的氛围,浓密的信息,必须高速转动的大脑,是悬疑片观众的基础乐趣。

一旦叙事速度下降,信息密度就一定降低,给主流悬疑观众的体验一定会降低。打个比方,高信息密度就像牛肉,低信息密度就像豆腐,我这么说能理解吧,就算对厨师的厨艺的审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最主流的食客肯定还是想吃牛肉——最主流悬疑片观众也是为了体验高浓度信息带来的快感。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因为叙事节奏放慢,《海市蜃楼》就要求观众在感受体验之外,审美更多的导演角度的思考,然而观众没有义务进行这样的思考,这对观众的要求太高了,跟导演有没有诚意是没有关系的,加上宣发不够积极(我在电影院甚至没有看到海报),悬疑市场本身也没有培养起来,这部电影票房不理想已经是预料之中了。

所以我不会建议一个悬疑片的主流观众去看这部电影,他们应该先去看《看不见的客人》,你们会震惊于导演的叙事节奏和镜头把握,加上配乐,《看不见的客人》会带给你们绝无仅有的悬疑片体验,只要你是一个潜在的悬疑片观众,你就一定会爱上这部电影。

悬疑电影每超过一个长度,叙事难度就会成几何倍数上升,到《看不见的客人》这种程度,能把握到奥里奥尔这个水准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了,全球就那么几个,而且奥里奥尔有一个特别大的优点,就是干净,他不会在悬疑故事里故意做一些噱头,所有的细节都还原到讲故事的本质。

但是,关于《海市蜃楼》,如果你和我一样,已经是奥里奥尔导演的死忠,请小心,下面我要开始夸了。

所有的悬疑作者都有着人性的两面,一面是人性之恶,悬疑片通常关系到复杂的人物决策,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动机”作为支撑,而强有力的“人物动机”背后就是性格鲜明的人性,所以悬疑作者在叙事的时候必然会不断问自己“我的这个人物有动力做这样的事吗?”

在这样的追问之下,悬疑作者会随着每一次思考越来越加深对人性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又在反过来质问作者“这个人物何以被逼迫到这个程度”,所以当一个作者对人性之恶理解到一个程度,作为驾驭这种恶的力量,作者的内心也一定会同时泛起另外一种情感,那就是“怜悯”。

所以我们会观察到很多的悬疑作家,他们在写阴暗的悬疑故事和温暖的治愈故事上的天赋,是同步发展的,最典型的像日本作家“乙一”,他的作品割裂为“残酷和惨烈为基调的‘黑乙一’”和“以纤柔和悲凄为基调的‘白乙一’”。

一旦你理解这种作者的自省,你就会察觉到两者的根源是同源的,都是作者切身体会到的孤独,而这种孤独一旦得到回应,就会化作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