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杭州出手,宁波、南京、成都该急了

2019-04-08 04:08栏目:新闻

  假期前的杭州,一下子迎来了两个重磅消息。

  第一个是区划上的调整。浙江日前批复同意杭州市设立钱塘新区,规划控制总面积531.7平方公里。新设立的钱塘新区范围包括现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二个是人才政策。杭州发布《关于贯彻落实稳企业稳增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政策举措的通知》。其中提出,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直接落户。

  来源:掌地宝

  一座城市的发展,空间和人口是极其重要的要素。此次区划调整,涉及到发展空间整合,新设立的钱塘新区,将成为杭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前沿阵地。落户门槛降低则对应着人口的扩容,配合新区诞生的组合拳,人才竞争不至于缺少平台和产业支撑。

  杭州本身就处在后峰会、前亚运的高速发展时期,近两年的表现有目共睹,杭州没有满足于既有成就,而是接连出手,充分显示出作为新经济第一城的勃勃野心。

  01、杭州为什么要设立钱塘新区

  钱塘新区降生前,这片土地上的两大园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水平和规格待遇其实不算低,而且一度是杭州东进的重要着力点。

  其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历史要早很多,它成立于1990年,还是国家级开发区。

  而大江东产业集聚区2010年获批,是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也是典型的制造业聚集区,以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占比超过80%。

  不过相对于杭州城西的科创大走廊,城东发展并没有带来预期成绩,比如2017年汽车产业的产值只有350亿左右。这跟整个杭州的产业结构有一定关系。

  杭州以第三产业为主,2018年三次产业占比为2.3:33.8:63.9,数字经济是重头戏,产业增加值3356亿元,占GDP的24.8%。与此同时工业的投资和占比逐渐下降,去年5.8%的二产增速,比6.7%的经济增速还要低。

  城东的产业结构跟杭州的整体气质不算太搭,但数字经济服务业再发达,也得有二产做实体支撑,抛弃制造业本身就不现实。而经开区的下沙高教园属于浙江最大的高教园区,能够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不管是实现两翼均衡发展,还是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城东都有整合的必要。此前杭州的提法也正是“再造一个杭州工业、再造一个杭州新城”。

  来源:网络

  而且从空间层面看,整合大江东和经开区的目的,还在于缩小和嘉兴、绍兴、宁波等地的物理距离,向东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因此钱塘新区跨过了钱塘江,采用跨江设区的模式,目的正是为了避免地理屏障导致地域分割、重复建设,影响区域一体化。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公布的浙江大湾区建设发展规划,提出了“江东新区”的概念,当然最终采纳的称呼还是“钱塘新区”。名称当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区能有什么样的待遇。

  在杭州乃至整个浙江,钱塘新区的地位不用说,之前的省府文件就明确提出“做好设立浙江杭州国家级新区的前瞻性、基础性工作”,现在最大的悬念是,国家到底给不给这个名分?

  02、设置新区,也是为抢人腾出空间

  在理解了杭州区划调整的背景后,再来看同期推出的人才落户政策,会发现它们并不是偶然撞在了一起,从中能看出杭州这座城市的“聪明”。

  石家庄推出零门槛落户政策,将人口竞争推向新的高潮。具体到杭州,其实去年落户政策已经放宽到了专科学历,当然限定门槛为“紧缺专业”,同时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

  目前《通知》没有明确居住年限及社保缴纳年限这两个条件,也没有提及年龄限制,直接零门槛落户的概率比较低,不过总体上落户门槛大大降低,可以进一步释放抢人大战的红利。

  来源:第一财经

  但任何形式的人口竞争,都必须得有产业或者平台作为容器支撑,把抢来的人装进去。

  所以观察去年抢人大战的成绩单,以常住人口增量作为参照,排在榜一榜二的还是深圳和广州两大一线城市,分别为49.83万和40.6万。如果北京和上海愿意大门洞开,那前四名多半不可能有西安和杭州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