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彭剑锋“复盘华为”研修营致辞:华为的成功遵循了郭士纳1993年提出的四个常识

2019-04-15 10:24栏目:新闻

  根据彭剑锋教授4月12-14日华夏基石变革企业家研修营“复盘华为:一个世界级企业赢的道理”管理课致辞讲话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各位企业家朋友,各位华夏基石e洞察的粉丝,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向前来参加“复盘华为—一个世界企业赢的道理”企业研修营的各位企业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01

  华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模仿学习,

  最后实现超越的过程

  华为从一个小企业真正成长为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是不可复制的。我们不可能复制一个华为出来,更不可能复制一个任正非出来。但是华为可以复盘,通过复盘去看华为怎么从一个小企业成长为今天的世界级企业,在它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面临什么样的成长的烦恼。

  任何一个企业,在它的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面临成长的烦恼、成长的瓶颈。那么一个企业是如何化烦恼丝为绕指柔,如何突破成长瓶颈的?研究一个企业,为什么我们要去复盘?就是要研究企业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个阶段的问题,去寻找系统的解决方案。作为华夏基石,我们一方面研究了全球50家企业的发展史,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我们来复盘一个企业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它的一些最优的实践。同时,我们也研究中国100家企业的成长发展史,包括华为、美的这样的企业。它们是如何成长的,它们有些什么样的最优实践?这些企业从小企业成长为世界级企业,赢的道理是什么?

  我们说“华为不可复制,但是可以复盘”。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不可能再造一个华为,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华为的最优实践,而且华为本身就是在不断学习、模仿、超越的过程中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在三天的课程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企业的成长。华为就是在持续学习世界级企业的最优实践的基础之上,不断进行创新,不断实现超越。就像任正非所讲的“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把世界级企业的最优实践,它们的一些成熟的工具、方法,用拿来主义的态度,先僵化地学;再把别人好的经验,好的工具方法,在学到位的前提下,再去优化;最后再固化成为企业独具特色的东西,真正形成一个企业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华为的成长,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地模仿学习,最后实现超越的过程。换言之,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华为是不断学习最优实践,复盘世界级企业的先进经验,去超越、去创新的一个典范。这也是要复盘华为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02

  华为的成功没什么太多秘密,

  它的成功就是把四个常识做到位

  我认为华为的成功原因,一个是通讯行业大的发展环境造就了华为,一个就是企业家。任正非的世界级企业领袖的胸怀、追求和境界,引领了华为的持续成长。但在具体管理实践上,我认为华为的成功有两方面。一个就是把常识做到位,正如吴春波老师不断强调的一个观点——“华为的成功没什么太多秘密,它的成功就是把常识做到位”。

  那么这种常识是什么呢?当年任正非带着所有的高层到IBM去学习的时候,IBM高层领导郭士纳就讲到:在制造行业,未来就是四条原则、四个常识,把这四条原则,四个常识做到位,就能成功。郭士纳提出的是哪四个常识呢?

  第一,制造行业没有别的,制造行业永远都是产品领先。只要做到产品领先,就有持续的竞争能力,制造行业绝对不是靠商业模式,靠模式走不了多远。那产品领先的背后是什么呢?是技术创新领先。要做到产品领先,就必须要做到技术创新领先;要做到技术创新领先,每年首先从销售收入里面拿出10%投入到研发上。这就是常识,这就是规律。我记得1997年,考察美国以后,任正非就在修改《华为基本法》最终稿的时候提出: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拿出10%,投入到研发上。到今天,华为研发投入已经占到销售收入的14.9%。这种常识中国很多企业都知道,只有华为真正做到了,真正按照这个常识,每年不断地加大研发的投入,真正做到位了。中国没有哪一个企业真正像华为那样,每年投入10%到研发上。华为持续不断地提高研发的比例,未来它的研发投入要占销售收入的15%。正是因为这种持续不断地投入,使得华为走到今天,真正实现了全球技术领先、产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