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用功,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019年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对新形势下的文化文艺工作提出了要求。那么,创作生产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文化文艺工作应该怎么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相关论述。求是网为您一一梳理!
一、解决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
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16日在《求是》杂志发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的重要文章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二、深刻认识文艺与人民的辩证关系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16日在《求是》杂志发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的重要文章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三、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希望大家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原创性是好作品的标志。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在观念和手段结合上、内容和形式融合上进行深度创新,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16日在《求是》杂志发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的重要文章
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不断推进文艺创新、提高文艺创作质量,努力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16日在《求是》杂志发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的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