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鸿运国际欢迎您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原标题:观看当代艺术的三种方式

【编者按】

当代艺术很难理解,或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小长假临近,很多人会计划去美术馆逛逛,如何欣赏那些当代艺术作品?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周至禹的新书《当代艺术的好与坏:中央美院教授的10堂当代艺术课》就是一本探讨当代艺术审美的书。他将当代艺术分为十个话题,解析当代知名艺术家成功的秘诀与其作品的创新与突破性,引导读者建立一个全新的,与传统艺术欣赏完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当代艺术。澎湃新闻经授权摘录该书序言,标题为编者所拟。

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的作品《潜能》,1980

观看当代艺术,大约有三类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一类是各种艺术的专业实践者,或者就号称艺术家 。这些专业人士观看,总是大谈艺术门类的观念和技巧,尤其是自己擅长的某个领域的技巧是如何精湛与特殊,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系统。这语言系统门外汉是不熟悉的,于是艺术家便可以大谈特谈。观看的另一类人,是知晓各种文化知识的智者(我之所以不用学者一词,是被如今过于知识化的所谓的学者弄怕了),因为可以从宽阔的视野,更高的俯瞰,将艺术纳入到文化现象里来审视,把艺术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看艺术的表现便十分明了,知道当代艺术的前因后果,也知道艺术家的个人经验有普遍的现实基础。这样的观看需要美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图像学、符号学等相关知识,懂得艺术的本体语言和发展规律,最后糅合成一种基于现象学的智慧观看和阐释,从而对于现象有清晰全面的解释。最后的一类观看者是普通人,似乎当代艺术玄之又玄,不是普通人所能妄言的。但是就像观看人世间一切事物一样,当代艺术也不过是一切事物中的一种而已,普通人的观看可以就靠自己的眼光,凭直觉作出判断,凭感受道出一二。现在艺术的观看,往往把普通人排除在外,似乎普通人就是被教育者。这其实是不对的,普通人也有观看和判断的权利。我希望自己的观看是属于智者的观看, 但是我特别支持和赞同普通人的观看。

爱德华·卡茨作品,被植入水母基因的绿色荧光兔“阿尔巴”( Alba),2000

艺术是关于图像的力量。图像是一种客观的现象存在,任何人面对图像,都可以大声说我喜欢或不喜欢,尽可以言说自己体会的那一面,而不是要被教育才能懂得。当代艺术更加强调作为作品的三个层面的存在:生产、流通和接受。接受美学认为:一部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成品。

当代艺术也是如此。观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观看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均构成了作品的一部分,而这些方面在艺术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尤应被加以审视。阐释学认为:作品文本和观者理解之间存在着差异和互相补充,阐发的精彩议论,采取创造性的态度使作品“具体化”。因为作品只是一个物质成品,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在读者的理解和解释中,它才表现出实际的审美价值。而大众的阐释与解说,丰富了当代艺术的内涵,并且构成了以接受和阐释作为当代艺术的完成的最终环节。现象学认为:世界无非就是现象世界。当代艺术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现象,人可以通过直接、细微的认识和内省分析,以澄清其间含混的经验,从而获得各种不同的具体经验间的不变部分,进而获得对艺术现象与本质的一些认识。

草间弥生装置作品,《 无限镜屋-数百万光年外的灵魂 》,2013

现在当代艺术出现了两种趋势,一种是当代艺术家创作和展示作品时考虑到身体观看的各种可能,而把观看的方式尽量朝体验式观看方向拓展。因此观看就是全身心的,诉诸于各种感官的,而不仅仅是视觉的观看,甚至不仅仅是观看,还包含了与作品产生身体的交流和互动。基于这种注重五感观看的作品,自然每一位观者都有理由诉说自己的感受。另一种是对当代艺术作品必须带着知识、观念去思考地予以观看,因为其充满了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充满了图像的象征与寓意。而当代艺术也有一个特征,正是观念艺术排斥了技术,强调了思想,显得高深莫测,观众才不懂了。但是观念艺术是可以被人们随便大说特说的,只要你说的有些道理。因为当代艺术不是叙事的艺术,而是表现与象征,因此阐释丰富了作品的意义,批评家变得重要起来,其实就是,观众更加重要。所以,我以为每个人能对着作品言说,因为视觉是第一性的,直觉是一切观看的开始。如果视觉艺术有材料、技巧、结构等视觉因素,基于艺术的语言特征、情感特征和审美特征就可成为判断的标准。用身心灵全方位地在空间与时间中去接触当代艺术,自会有自己深切的感受。肉体的接触提供了切实的感觉,是对作品作为物的呈现形式的认识;精神的接触是对艺术家创作背景和过程的认识生发作用,是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对其宗教的、人文的或社会观进行共鸣;而灵魂独一无二地、不可言说地与作品对话,和作品产生独立于艺术家之外的一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