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银河娱乐官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原标题: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认为《满江红》的作者不是岳飞?有哪些证据?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满江红》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词牌名,在诸多《满江红》作品中,以柳永的《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但是,《满江红·怒发冲冠》才是后世影响力最大的版本。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用最生动的文字写出了最澎湃的情感,上阕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悲愤,对现状的痛惜,并抒发了自己立功报国的心愿;下阕则表达了作者对外族敌人的仇恨,对收复故土的决心,对统一全国的殷切渴望,以及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无论从文学价值来看,还是从思想价值来看,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都不愧为千古名篇,几百年来,它也确实备受世人追捧,被奉为词作经典。

一般认为,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写于宋高宗绍兴年间,作者是抗金名将岳飞。诚然,词中散发出来的浩然正气确实与岳飞的英雄气质十分契合,其中的“靖康耻,犹未雪”等句也与岳飞的抗金事迹相吻合。

但是近代以来,却陆续有学者对这首词的作者提出质疑,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并非岳飞所写,而是明朝人假托岳飞之名的伪作。

那么,这种说法真的可信吗?又有哪些证据呢?

证据一:

首先可以肯定都是,岳飞虽为武将,但他自幼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教育,确实是文武双全,书法诗词俱佳。岳飞含冤而死后,他的儿子岳霖和孙子岳珂耗费长达三十年时间,毕生不遗余力收集岳飞遗作,并全数收录在《金佗稡编》、《岳王家集》中,但奇怪的是,其中并无《满江红·怒发冲冠》一篇。

而且,从诸多流传于世的岳飞诗词来看,其风格无一例外都是婉约派,明显与《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豪放派相左。

证据二:

《满江红·怒发冲冠》的最早文献出处是徐阶编著的《岳武穆遗文》,时间是明朝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在此之前,《满江红·怒发冲冠》只出现在杭州的岳飞庙石碑上,是明朝弘治(1488—1505)年间,由当时镇守浙江的太监麦秀命赵宽刻在上面的。

像《满江红·怒发冲冠》这样一篇不朽杰作,在宋、元两朝长达几百年时间里,竟然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到了明朝时期却又突然出现,确实比较蹊跷。

证据三:

如果说以上都是比较牵强的推测,那么《满江红·怒发冲冠》并非岳飞所作的直接证据则是其中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句。

贺兰山位于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是明朝时北方鞑靼人常常侵扰作乱的地方。岳飞当时与金国对抗的地点主要集中在两湖和河南一代,而他伐金要直捣的“黄龙府”,则是位于今天的吉林省境内,属于东北地区,与远在大西北的贺兰山相隔千里。岳飞毕生与贺兰山无交集,按理说他的诗词中确实不该出现贺兰山一词。

所以,很多学者由此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很可能是明朝的爱国志士所作,其中于谦又成了首要怀疑对象。因为,于谦经历的“土木堡之变”与岳飞经历的“靖康之变”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他有理由也有才华借岳飞抗金的事迹抒发心中的愤慨之情。而且,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与于谦的《石灰吟》风格非常一致,其中又都有“等闲”一词,这是于谦最喜欢用的“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