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十万白领挥别“小圆桶”千家企业拥抱“新时尚

2019-03-20 08:48栏目:政务

原标题:十万白领挥别“小圆桶”千家企业拥抱“新时尚”

  博世公司新改造的茶水间里,干湿垃圾和可回收物垃圾桶按需摆放。

  办公室里,每个工位旁的垃圾桶是司空见惯的“标配”。现在,长宁区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的白领们正在和脚边的小垃圾桶说拜拜——“撤桶”是这里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第一步,可以从源头上撬动园区的垃圾分类工作。

  临空园区是长宁区推进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首个试点。自2017年9月以来,园区1000多家企业的近10万常驻办公人员开始从源头参与垃圾分类。园区管理办及25家楼宇物业管理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将推进垃圾分类作为优化园区营商环境、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

  分类后,公司一年生活垃圾减少1500公斤

  在临空园区福泉北路333号的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行政部员工耿佳仪和同事们已经习惯了身边没有小垃圾桶的办公环境:去年1月15日,博世开始在楼里15家子公司、2500名员工中推行垃圾分类,第一步便是撤掉员工脚边的小垃圾桶,在办公室公共区域因地制宜配置分类桶;与此同时,陆续改造27个茶水间,就近就便设置干湿垃圾投放口及可回收物垃圾桶等——这是员工使用最频繁、垃圾产生量最多的地方。

  “我从家带来一个玻璃杯,放果核、果皮等湿垃圾,接水或去洗手间时顺便倒掉;丢干垃圾也只需多走几步路;快递纸箱和铁罐等集中放一起,交给保洁阿姨回收。”耿佳仪说,“每组垃圾桶都不远,只要你愿意,分类都能做到。”

  博世公司设施企划部行政主管张丽萍介绍,博世公共区域的垃圾一直实行分类管理,分别交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收运公司处理。唯一的薄弱环节就是员工脚边的小垃圾桶——这些垃圾一直靠保洁阿姨二次分拣,清运前再分拣一道。“推行垃圾分类,首当其冲便是撤“小圆桶”;之后一整年,我们又通过新老员工培训、垃圾分类主题宣传、环保竞赛活动、分类知识问答、改造茶水间和餐厅、建立垃圾分类台账等形式,吸引、鼓励员工分类垃圾。”

  “分类之初,每周都群发邮件,通报分类效果和遇到的问题,和各部门负责人一起做员工的思想工作,逐个攻破薄弱环节。”张丽萍说,一开始很多人没意识到分类的重要性,广泛宣传后,大家都有了分类意识,状况就好起来了;2018年,博世公司生活垃圾总量比2017年减少了1500公斤。

  园区管物业,物业管企业,企业管个人

  临空园区办公室发展部田军介绍,垃圾分类牵涉单位多、实施范围广、推进难度大,园区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原则,先在长宁区属国有物业单位——临空物业和瑞创物业,具有垃圾分类经验的台资企业明基电通,投资开发园区多个项目的建滔集团等四家单位所辖72栋楼宇中试点分类,打造分类“样板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去年3月,再在剩余19家物业单位管理的97栋楼宇全面推广垃圾分类。

  中山国际广场是临空园区垃圾分类首批试点楼宇之一。临空物业中山国际广场项目经理杜青介绍,最重要的试点经验就是坚持两条“责任线”——按照“园区管物业,物业管企业,企业管个人”和“个人在企业内部的分类保洁,企业内部到楼层的分类保洁”,坚持“定人、定责、定时、定点”,把分类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的责任人,确保垃圾不分类不出楼层、不出楼宇、不出小区。

  中山国际广场现有15家单位入驻,日常约有2500人办公。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之前,这里一天约产生25桶混装垃圾,多的时候平均每人每天约产生7公斤垃圾。分类开始前后,临空物业公司的保洁、保安和工程等部门全员上阵,改造分类配套硬件,张贴分类指南等宣传资料,培训保洁人员,监督楼道扔垃圾状况。目前,楼层视频监控重点监控分类垃圾桶使用情况,乱投放行为可追溯到个人。杜青说:“一开始,有单位的保洁嫌分类太麻烦,把楼道分类桶封起来不让用。我们建了单位垃圾分类微信群,把这些影响分类的现象发在群里——垃圾分类需要强制推行,但物业公司只能以商量、督促、鼓励为主,因此只有引起企业负责人的重视,才能推动下去。”

  已有97%的企业签约承诺开展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