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南繁基地:建设中国种
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海南南部的三亚市等地区有一片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每年九月到第二年五月,全国各地几千名农业科技人员都会来到这里,利用典型的热带气候和优越的生态条件进行农作物种质创新、品种选育等科研工作。
南繁事业从5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持续了60年,为我国种业创新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几代南繁人的奋斗故事。
湖南省农科院南繁基地落户海南三亚已经四十多年了。研究员阳标仁每到冬天都要在这片稻田里忙活上大半年,研发培育新的水稻品种。作为这样的科研“候鸟”,他已经坚持了十一年。
湖南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 阳标仁:在湖南进入十一月份气温很低了,水稻就不能生存。在这边南繁,可以加一代,(培育一个新品种)本来需要十年的,在这边五年就可以出一个品种。
最近阳标仁得到一个好消息,国家加大了对南繁基地的保护和建设,他所在的这片水稻育种基地的水利设施将得到高标准改善。
阳标仁:我们盼着改善这个(水利设施)。大田种植可能不要那么多水,但是我们这个每个(品种)需水的条件量不一样,如果能改善这个基础,很有帮助。我们以后会轻松很多。
气候温暖 成为农业育种加速器
海南南部的三亚等地区因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成为农业育种的加速器。每到冬天,这片南繁基地就会汇聚全国各地的农业科技人员。随着海南经济的发展,为了确保南繁育种的土地,这几年国家规划了20多万亩的南繁保护区,以高标准改善建设南繁基地。这几天三亚南繁科研院院长柯用春就为了这件事四处奔走忙碌。
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柯用春:南繁最核心的就是科研人员要农田,要基本的地。所以呢,为了让他们有个更好的科研的环境和生产的环境,保障他们旱涝保收,中央和省和市都非常重视,要加强南繁基地的建设。
肩负使命 科研人员常年艰苦奋斗
从50年代起第一批农业技术专家来到三亚,六十年来我国的南繁事业从来没有间断过。我们在田间碰到了78岁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的谢华安院士。他告诉我们,建国之初我国水稻亩产只有100多公斤,根本无法满足全国人民的口粮。当年农业科技人员就是抱着让全国人民吃饱饭的使命感来到三亚。
中国科学院院士 谢华安:我是农家出身的,我小的时候受过饿,懂得吃饱饭是多么重要啊,所以我把为大家有一碗饭吃而努力,作为我的目标。
那时候海南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科研人员有的睡在仓库里,每天伴着化肥农药和机油混合的味道入眠。有的只能在田边搭一个简易窝棚,忍受蚊虫叮咬,一住就是大半年。
谢华安:虽然环境很艰苦,我们大家还是忍受了。为什么忍受,我要搞科研,目标就一个,所以这个确实是事业心在激励着大家能那么吃苦,那么发奋。
深受感动 当地人民主动提供支援
南繁科技人员的执着也感动着海南人民,老百姓自发上山砍柴为科技人员搭建木床让他们尽量住得舒服一些。在粮食紧张的情况下,当地政府依然保证每个月给每位南繁人员供应半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