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人民日报大家手笔:以精品奉献人民

2019-04-24 04:44栏目:新闻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习近平同志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这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新时代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新时代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锻造思想。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具有自主性和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推出更多学术精品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勇于回答时代课题,必定能推出许多有深度、有高度、有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以精品奉献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问题意识。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泉。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苦练的基本功,也是推出学术精品的基础。真正的问题不是来自于书斋,而是来自于社会、来自于火热的实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发现问题,不能脱离实际,躲在书斋里冥思苦想,而是要深入实际,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深切体悟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喜怒哀乐。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临重大风险和挑战,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亟待我们去深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关注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通过自己的深入研究推出学术精品。

  学术精品往往是千锤百炼之作,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习近平同志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界还存在浮躁之风。少数学者追名逐利,有的甚至弄虚作假,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来不得丝毫心浮气躁,必须静下心来,在学术积累上下功夫,在守正创新上下功夫。“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既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一种为学之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静下心来多下苦功、多练真功,不断增强自己的学术积累和创新能力,才能拿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精品奉献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