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京娱乐场一
民国时期隆福寺庙市
文︱胡桂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集邮热曾席卷全国,街头长长的买邮票队伍,是最壮观的一景。据说,全盛时仅集邮联在册会员就达二千多万,像我这样不在册的爱好者,还不知有几多。一时间,熙熙攘攘,芸芸邮人,而今安在哉。几十年来,集邮和藏书一样,一直是我寂寞人生的良友,并不因如今的冷落而放弃过。
近年来,书价日昂,已经很少再买到古籍旧本了。有时闲情难耐,旧习不改,稍稍重拾集邮,碰到有点意思的,好玩又不贵,就买一两件来玩玩,以消永日。所谓“不为无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买到过两件,民国时期隆福寺旧书店的旧信封,就是这样有点意思,值得说一说的玩意儿。使用过的旧信封,集邮人称之为实寄封。早期实寄封的收藏研究,是传统集邮最重要的组成,通过邮资的变化,邮路的起止,乃至收发信人等信息,不但可以见证,邮政历史的发展变化,也是社会风俗文化变迁的旁证。“以邮证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我收藏的这两件实寄封,都是民国三十年,北京隆福寺“文奎堂”和“修绠堂”书店,使用少见的旧书店专用信封,实寄日本京都“汇文堂书店”的。看似普通,却见证了隆福寺旧书业曾经的繁荣。用时风,凡事都往大了吹的话说,这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算算已是近八十年前的旧物了,足以发思古之幽情。
民国文奎堂旧书店实寄封
北京隆福寺旧书业辉煌时期的见证
当年的“汇文堂书店”,是日本有名的汉籍古旧书店,日本汉学家聚会之所。如今,京都“汇文堂书店”尚婆娑人间,今代国人到东瀛访书,还常常提到这家百年老店。而北京的“文奎堂”和“修绠堂”,同其他老字号一样。新中国后,经过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被消灭了。据中国书店老人回忆,“1958年,隆福寺街旧书业共有17家参加了公私合营,以后并入中国书店。目前,仅在前修绠堂原址保留一处旧书收购点,其余门市部已全部撤销”。
隆福寺街是北京隆福寺前的一条东西街。全盛时,这条街上曾有过几十家旧书店,是仅次于琉璃厂的著名文化街。张中行先生说:
那个时候说旧书,多用广义(专指木板古籍),所以讲书业的集中地,总是说:旧书,一是琉璃厂,二是隆福寺,即隆福寺街。隆福寺街旧书店不少,印象深的有三家,两家大,一是路北的文奎堂,一是路南的修绠堂,都在寺门之东。一家小,名三友堂,在寺门稍偏西的对面。大的两家书多,气派大,也许由于店大欺客吧,连是否从那里买过书也不记得了。
那年代,这条街留下了许多人的淘书梦华录,前辈藏书家记述很多,亦为大家熟知,也就不多说了。
因为买到了“文奎堂”和“修绠堂”的旧实寄封,所以,特意查找了一下这两家书店的历史。雷梦水先生曾有《隆福寺街書肆记》一文,对旧时代这条街上的各家旧书店,都有详细的记载。“文奎堂,在隆福寺街路南110号,(掌柜的)王金昌字星斋,河北束鹿人。受业于其父王辑五先生。开业于光绪七年(1881年),该店开业以来具有八十余年的历史,四部皆备,藏书极富”。“修绠堂”,位于隆福寺街路南153号,掌柜的“孙诚捡字助廉,河北冀县人。受业于其父孙寿芝先生。1915年开业,至1924年,生意逐渐兴隆,经营范围广泛,并经售武进陶氏、董氏、上虞罗氏、天津徐氏诸家新刊书籍。其后,乃父故去,助廉即继其父业,又在1942年设温知书店于沪上。助廉颇通版本,多藏古板书,其经营特点为随时应变,何类书畅销,即尽量搜集”。又说这位掌柜的,“最喜配书,尤喜集配丛书,如某氏之著述,或某一官版书,则设法配齐而售。曾费二十余年之长时间,至各处搜罗,集配了一部巨大官版丛书《内府聚珍本丛书》,此书从未有人配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