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满目青山筑起绿色屏障

2019-03-10 00:19栏目:政务

张顺明的包里总是放着张泛黄的照片:4个人扛着树苗往70度的山坡上爬,小路只够一人通行,稍往外挪就是陡峭悬崖。几人用左手撑着斜坡保持身体平稳,两只裤脚高高地挽起到膝盖。烈日当头,汗水浸湿后背,头上的青筋鼓得明显。这张照片,定格了东川林业人植绿路上的艰辛。

照片中个头最矮那人是张顺明的父亲。在张顺明的记忆里,一大壶水、几个窝头就是父亲一天的口粮。天黑回来时,衬衫已被汗水、雨水浸湿,袖子、领口沾满土和灰。1986年父亲退休后,张顺明接过接力棒,继续干这事。张顺明的父亲如今腿脚不便,却也经常去小江边走走,望着山上出神。太难太苦,东川的每棵树,是用造林人无数心血和汗水浇灌长大。

曾经“天南铜都”的辉煌过后,留下生态亟待恢复的大难题。如今,从太阳谷到东川城区,沿路的新银合欢树郁郁葱葱;新田、乌龙、汤丹连片的人工林海青翠欲滴,翻滚的绿浪一波连着一波;野牛村1万亩森林葱郁,减少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的发生;蒋家沟引种金茅成功,植被保持水土效果明显。

干旱缺水、山高坡陡、地质破碎、石漠化沙化严重、立地条件较差,致使许多荒坡年年造林不见林。一棵树能新长出十片叶子,都能算成活。

东川人并不妥协,他们不愿再看群山满目疮痍,不愿再被泥石流冲房毁田,不愿夏日酷暑难耐、冬日寒风无避处,不愿子子孙孙望山空叹无发展之路。

干,“长防工程”扛苗上山石头里种树;再干,“三年绿化行动”提高森林覆盖率;接着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石头里植树,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吹响号角。

河风酷热泥沙扑面,无土怎么种树?碎石成堆土层浅薄,无水怎么种树?补助不够效益太低,没钱怎么种树?

坚持坚持还是坚持。种植耐旱、固土能力强的新迎合欢落籽成树;发明“漏斗底鱼鳞坑”技术提高林木存活率;就地育苗培养适合一方水土的树种;严格管护力保种一棵活一棵;实行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农民守着青山鼓了腰包。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东川把造林绿化事业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

东川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东川积极探索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的发展路子,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最新数据显示,东川全区森林覆盖率由1985年的13.3%上升到2005年的20.8%,再上升到2017年的33%,增速全省最快。

行动

“植绿精神”换来满目青山

从绿之殇到幽箐深林,这背后是东川坚毅卓绝的“植绿精神”。

反复种树却养不活,对林业来说,有水才有林。

1600米以下新迎合欢示范造林点,曾经沙石扑面、酷热难耐,如今走来却绿荫蔽日,偶感丝丝凉意,“漏斗底鱼鳞坑整地技术”解决了干旱无水的大难题。东川区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贺永介绍,该技术针对干热河谷气候特点,能提高困难地造林成活率。挖掘拦蓄地表径流和增墒抗旱能力的种植坑,保土保水保肥。这样不仅能提高幼苗成活率,对幼树生长也有明显促进作用。这项技术2016年获昆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获国家专利。

从无人机传回的画面上,记者看到二二二林场绿荫葱葱,7.5万亩华山松、云杉林茁壮成长,像威武的卫士护卫着这片山河。偶有森林防火巡逻车从林间穿行,笔直的树干似乎对林业人致以敬意。

用手轻抚树干,二二二林场党总支书记赵云勇心中渐起波澜。1989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防工程”启动,海拔2698米的山上要种上约1万亩植被,面对这块只有矮灌没有乔木的“秃山”,这似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前期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林场周围有4万亩天然林,里面的华山松长势良好,说明这块土地适合种这种树。通过考察,决定采取就地育苗的方式,把培育好的树苗背上山来种。”起初,周围村民在林子里放牧牛羊,工人们不仅要每天往返种树,还得对树苗进行管护。

林业就是三分种,七分管。法者林场是东川最大的生态型公益林场,是全区重点保护区域。7.2万亩的管护面积,是个不小的挑战。清晨6点出门、傍晚7点回家,护林员的管护秘诀就是“守”。对偷砍盗伐、私挖乱采等破坏林地的行为坚决制止,病虫害防治和防疫、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都是工作重点。

在东川全民植树造林的行动中,不少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今年53岁的刘顺仑在东川荒山造林已有19个年头,他总说自己没什么志向,种树就是最大的爱好。“东川种树需要克服无数困难,资金短缺就是其中之一。”他说,企业刚起步时,靠他和几个朋友到处“化缘”,能要一点是一点,到后面情况才有所缓解。如今,他种下的18万棵树已铺绿一片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