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满目青山筑起绿色屏障(2)

2019-03-10 00:19栏目:政务

2012年开始,东川进一步明确生态修复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每年投入造林资金1000万元,以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森林覆盖率为目标推进荒山造林。2013年至2015年,东川相继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国家造林补贴、核桃产业发展、海拔1600米以下新银合欢造林等国家、省、市区林业重点项目。2013年至2015年共投入植树造林及产业发展资金1.6亿元,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东川区林业局局长王俊介绍,2016年,东川启动实施城乡园林绿化“三年行动”,完成荒山造林9.37万亩,河道沟渠种植杨树38万株。实施凤凰木、竹子、杨树推广、新银合欢种植“四大”工程,建设东龙格公路、东倘公路、城市后山乡村公路、小江河道“四大”绿化廊道及“五个一”生态精品工程。为巩固造林质量,实现生态持续发展,东川针对造林企业实行“0433”付款方式,即造林资金第一年不支付,次年3月至4月验收合格后支付40%,以后两年各支付30%,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造林单位提高造林质量。

到今年底,“三年绿化行动”将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城镇景观绿化、公路沿线绿化、河道沟渠绿化、坟山墓地绿化、“五采区”绿化、农田机耕路绿化、校园绿化、村庄绿化、医院(卫生院)绿化、工业园区绿化、矿山企业绿化等“十二项行动”,以及竹子种植、新迎合欢种植和“五个一”生态精品村建设等工程,实现荒山造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7%,树木绿化率达50%。各级公路绿化率达85%,小江河道已建坝堤100%绿化。

制度

严格考核助推生态建设迅速发展

2012年12月,东川区结合本地实际,创新绿色经济管理体系,探索出台全国首个《昆明市东川区区管领导干部离任绿色责任审计制度(试行)》,通过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在其管理职责与职权范围内履行林业生态建设总体目标责任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在各级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考核中的权重。

无论是审计内容、审计对象,还是审计带来的结果,就像是一把“绿剑”悬在官员头上,从制度设计上来看,绿色审计对东川生态建设迅速发展确实具有推动作用。

制度实施后,干部责任心明显提高,一些数据印证了这点。荒山造林以前的成活率在50%~60%,后面基本可以达到80%~90%,森林防火指标名次提前到全市前三,一些乱砍滥伐、放牧现象基本消除。

“培育绿色政绩的真正目的并非官员保证自己仕途无忧,而是为脚下这片土地规划前程,为后代留下财富。恰恰相反,用仕途来对官员进行约束,以此推动生态建设,这样的尝试会收到双面效果,既是地方管理干部的有益尝试,也是推动生态建设的必要制度保障。”东川区委主要领导介绍,通过实施绿色审计制度,东川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区干部林业生态建设意识得到增强,干部履行绿色责任得到监管,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得到规范,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对干部有要求,对基层护林员也有要求。

东川出台《昆明市东川区护林员管理办法(2016年修订)》,办法要求各镇(街道)林场按林地面积大小,确定护林员配备名额,对其相应的聘用条件、责任、考核、奖惩补助等一系列条款作了规定。同时,常设护林员的管护范围进行再次明确,管护点落实至山头地块,明确每个常设护林员的管护区,并对护林员的工作通过GPS定位进行监督。GPS定位管理能够对常设护林员的上岗、巡护情况进行适时监控,最大限度地发挥护林员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防止吃空饷、长期脱岗等现象发生。

此外,举报辖区内野外违规用火、人为纵火等森林火灾肇事者线索的个人或机构,经查证破案后,进行500元至3万元的奖励。

效益

生态补偿助推摘穷帽

家住乌龙镇园子村的老肖将在今年中秋迎来丰收。老肖和表哥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各有两亩核桃林,表哥还在镇上当护林员。今年核桃迎来盛果期,亩产约150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40元,除去成本赚头也不少。

当初种苗时,老肖早把经济账算了个明白:“种烤烟种玉米不如栽树,国家有补助,核桃市场稳定、价格高。今年开始推广核桃树下种芍药,对于脱贫,大家可是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