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成都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

2019-03-13 03:48栏目:政务

成都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选在今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成都聚焦战略目标创新突破,要求在市场准入上大胆创新突破;在政务效率上大幅创新突破,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能减的彻底减到位,能放的坚决放到位,努力实现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在要素配置上、市场监管上、权益保护上创新突破。同时面向企业送出营商环境“1+10”文件的“新春大礼包”,涉及资源市场准入、服务效率、要素配置、市场监管、权益保护等涉企事项的方方面面。

成都提出,到2019年底,营商环境短板弱项明显改善,所有涉企事项网上可办率提高至95%以上,办理时限压缩30%以上,部分领域营商环境指标达到国际公认的先进水平。到2020年底,以企业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力争涉企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各领域营商环境指标全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十强,加快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

方 案

打造“蓉e办”政务服务品牌 建设全国政务服务效率最高城市

相关职能部门也拿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将改革落到实处。

市政务和网络理政办将以企业和市民感受为导向,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和市民办事堵点、痛点、难点,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具体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规范形成全市行政权力事项目录清单。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动区(市)县集中80%以上的行政许可权。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推进“互联网+行政执法”,推行柔性执法,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实施“三张清单”制度。加快“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市场主体“一照一码走天下”。

以企业和市民体验为导向,加快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聚焦企业和市民办事慢、办事难、办事繁问题,着力打造“蓉e办”政务服务品牌,努力建设全国政务服务效率最高城市。推动市、区(市)县两级审批服务事项认领及通过率100%。全面推行“一窗式”服务和“全域通办”模式。大力推行高频事项和重点领域事项“快速办理”。以高频事项和重点领域事项为重点,再减材料、再减环节、再减时限,优化办事系统,提升办事效率。

以企业和市民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动网络理政。加快完善“11637”网络理政框架体系,将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和公共服务深度融合。推动市、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政府干部带头“网上访民情、网下解民忧”,构建网上网下解决问题闭环机制。以智慧治理中心为龙头打造“城市大脑”,精准支撑营商环境建设。建立“一数一源、动态更新”的政务数据资源采集体系,依托全市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破除业务协同的“数据壁垒”。

专 家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应从重视规模速度向质量提升转变

“公共服务,就城市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支撑。”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姜晓萍曾经给成都市做过一个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顶层设计战略,“当时,公共服务在四梁八柱的战略体系中,是作为一个支撑体系存在的。”

姜晓萍解释,“我们应该广义地去理解公共服务,即指政府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水平,包括政策、制度环境、政府服务的质量的综合体,榜单的指标是单向性的,仅仅和行政审批的相关,而‘放管服’改革只是公共服务中的一部分。”

在姜晓萍看来,成都市的营商环境,在全国是具有比较优势的,“成都从规范化服务性政府开始,就一直强调通过政府的创新、改革,来改善投资环境,在制度的设计上,具备了非常好的存量。” 以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制度改革为例,不论是审批的项目、审批程序的规范、审批的流程再造,成都在全国一直是走在前列的。

“同时,也需要看到,成都在公共服务水平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姜晓萍以‘放管服’改革为例,“应该从重视规模速度向重视质量的提升转变。”不仅要强调‘放管服’改革项目的减少,更需要强调行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问题。尤其是对行政审批权力的规范,公共服务权力的规范。此外,要更多强调获得感的问题,从企业的需求导向的角度,反过来倒逼政府的改革。

同时,根据人口流动、产业分布,从考量各个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承载力的角度,去解决结构非均等问题,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