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苹果试玩任务多(2)

2019-05-01 10:34栏目:新闻

这里边,调整净资产和公司的账面权益会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资产从账面价值到市值的调整,但两者不会差太多。

同时也可以发现,对于 有效业务价值 / 调整净资产 这个比例,平安比国寿更高。这一方面有业务价值率差异的原因,另一方面平安的寿险业务整体更“新”一点,存量业务的大部分利润还没有释放出来进净资产。

要求资本成本一般是偿二代最低资本10%上下的一个数字,对EV的影响比较小。

有人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寿险公司类比为一个鱼塘的话,那么净资产就是鱼塘本身,有效业务价值是鱼塘里的鱼,而要求资本成本则是拿鱼塘养鱼、而不是租给别人带来的机会成本。结合上面的数理过程,相信大家会对这个比喻有更深入的体会。

二、内含价值的增长动力

上市险企在年报中内含价值一节,都会披露过去一年寿险内含价值的增长归因。下面是太保寿2017年的数据,其他几家公司的报告结构差不多。

排除模型假设调整、注资等非经常项目后,年度间的内含价值的增长主要来自于:

这里边,一年新业务价值(NBV)的贡献很容易理解。而EV的预期回报,需要结合上面的公式来理解:

如果我们只盯着2016年末存量的那部分资产负债的价值,那么整个2017年间它将按照如下方式增长:

1、净资产部分:按所在投资账户的收益率增长,一般4%-6%之间;

2、有效业务价值部分:因为时间流逝了一年,分母的折现因子少了一期,整体按照内含价值的评估折现率10%增长。

所以整体上,16年末存量的内含价值,会以一个接近、但小于内含价值折现率的速度进行内生增长。这个内生增长,就是内含价值的预期回报。

可以看出,有效业务价值/净资产 越高,内含价值的预期回报率就越接近折现率。(所以国寿的内含价值预期回报率不及平安寿)

太保寿采用的是11%的EV折现率,其过往几年的EV预期回报率稳定在10%左右。

内含价值的预期回报给EV的稳定增长提供了一个安全垫。在寿险公司新保大幅下滑、或者出现较大投资亏损的年度,其内含价值也很难出现负增长。

相比之下,一年新业务价值则决定了内含价值的成长性。假设现在有家寿险公司Y,其内含价值是1000亿,最近一年新业务价值100亿,EV预期回报率保持在10%。如果不考虑投资与经营偏差的扰动,在不同新业务价值增速下,未来内含价值的YOY增长如下:

上图反映了:

1、如果新业务价值增速<=内含价值预期回报,内含价值的增速最终收敛于预期回报率,VNB增速越低,收敛的速度越快;

2、如果新业务价值增速>内含价值预期回报,内含价值的增速最终将趋近于新业务价值增值率。

所以,新业务价值长期复合增速,将决定内含价值最终的增速平台。 现实中新业务价值当然不会以一个恒定速度永续地增长,但我们做投资,能看到未来10年的远景就算足够远了。如果未来10年,整个寿险行业的新业务价值还能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速,那么保险股还能算作为“价值成长股”;如果行业复合增速降到10%以下,那上市这几家公司的ROEV也会向10%靠拢,“沦为”银行股。

投资与经营偏差在部分年度可能是个很大的扰动,但长期来看,它的起伏波动会被平滑。下面是太保集团过去几年的偏差情况(单位:亿元),跟股市的关联性还是比较大的。

如果一家公司的投资与经营偏差长期均值为负,那它的实际投资能力与保单运营能力可能不及假设,内含价值的评估结果存在虚高,投资者会打折扣,反之亦然。平安最近几年的偏差数据比较好,这也是它P/EV相对其他公司有溢价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