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郑大一附院,一家“超级医院”的双面特写(4)

2019-04-01 14:08栏目:新闻

  2012年,就在外界对郑大一附院的扩张模式产生质疑时,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来郑大一附院考察,视察了一圈,没有说什么。“病人有需求,郑大一全力满足,这并没有什么错。” 一位郑大一附院的人士如是说。

  满足需求还是“创设需求”?

  郑大一附院的医疗供给扩张,究竟只是满足了病人未被满足的就医需求,还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演变为了“创设需求”和“诱导需求”?这是一个世界级的问题。假设需求不断地被“创设”和“诱导”出来,则显然又会促使新的供给被源源不断地创设出来。

  早期,郑大一附院追求规模的激励机制,在吸引病人需求方面非常有效。多年来,郑大一附院的年终表彰奖项中有一个“收住病人优胜奖”。激励力度随着收住病人的数量而增加,因此医生收治病人住院的积极性非常高。

  “河南人有个特点是爱找熟人。所以阚院长的市场营销手段是打老乡牌、亲情牌。让医生回到老家呆上一段时间搞义诊,让老家的人见识了郑大一附院的医疗水平,那以后患者但凡生病,肯定会去郑大附一院找专家看。”一位在河南某县二级医院工作的医生说道。

  国家推进医联体建设,着力将诊疗分流至基层时,正值郑大一附院大力扩张的时期。郑大一附院直接到基层铺点,被当地戏称为“跑马圈地”。“一个基层医院可以和多家大医院签约,在转诊时可以有多个选择。为了与其他大医院竞争签约的基层医院,郑大一附院的一些科主任就去县医院兼副院长,对县医院的医生非常热情。下面的医生受宠若惊,有病人就直接转诊到郑大一附院了。”一位县医院院长说道。

  一位河南地市级三甲医院的院长,在谈及早前的郑大一附院时,充满感情:“原来医院的分级诊疗做得非常好,轻病都会让病人回当地治,根本就不会出现无住院指征即收治病人的现象。”在他眼中,郑大一附院早就“变”了。

  在当地多位医疗界人士的口中,郑大一附院追求市场化规模扩张后,难免陷入了中国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的“诱导需求”的弊端中。当本该留在当地县市的病人,越来越多地前往郑大一附院就诊时,过度诊疗的例子也就多起来了。“一样的病,一样的手术,价格相差一倍多。”这样的案例,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比比皆是,尽管很难分辨是否绝对真实。

  此外,郑大一附院“什么病人都接”的状况,也一度令它被扣上了“世界最大乡镇卫生院”的戏称。

  更为专业性的质疑,来自大医院的管理领域。按业内标准,一家医院的床位数与医务人员人数的比例,存在一个合理的配比,而郑大一附院显然早已打破了这个合理配比。“平衡被打破后,首先会影响医院的管理和就医制度;其次,对医务人员的劳务薪酬付出也要多得多。郑大一附院医生的人均薪酬是当地一般医院的两到三倍。”一位郑大一附院的主治医生说道。

  过多的临床工作,挤占了医务人员做科研的时间。有一个科室,十年来只出了一个博导。有一年,郑大一附院争取了200个名额,让医生参加职称考试,然而天天忙着看病的医生们根本没时间复习,最终通过率极低。

  但即便如此,河南省的老百姓依旧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搭乘越来越方便的交通工具,汇集到郑大一附院,成为院内摩肩擦踵的一员。

  对病人、医保、医生的虹吸效应

  “在2008年郑大一附院刚开始扩张的时候,大家以为它只是一个水渠,把增长的病人引流过去。但后来发现它是一部抽水机,不仅吸病人,而且吸人才和医保资金。”一位当地的医疗界人士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2016年,阚全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到郑大一附院的发展留住了河南病人在省内就医:“2014年以前,河南每年有40万人外出就诊,而2015年只有10万人外出就医。以前外省病人很少来河南,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2015年底,我们的住院患者中外省患者占了11%。”

  但另一个没有明说的事实是,留住的本省病人,很可能只聚集在郑大一附院这一家医院里。2015年,郑大一附院的门诊量近500万人,年出院病人35万人。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2011年至2015年四年间,河南省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数量每年都在减少,尤其是村卫生室的数量,5年间下降了7213个。与每寸空间都充满“加床”的郑大一附院相比,乡镇卫生院的病房使用率只为62.59%——近一半的床位处于空置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