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郑大一附院,一家“超级医院”的双面特写(5)

2019-04-01 14:08栏目:新闻

  在90%以上的农民和城镇居民都参保的河南省,医保本是一个引导分级诊疗的工具。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省级医院却不断地挤占县市级医保资金的额度。

  河南省地市级的医保,对当地医院有总额预算的限制,但对省级医院却没有限制。一位河南地市级三甲医院院长解释道,“从县里转诊到郑大一附院的病人,他们的报销额度是用本地医保的额度报销的,如果患者去省里,肯定比在当地医院花得多。我们原来做过比较,像肿瘤病人,我们这住一次院花几万块钱,但到了省里后,十万二十万都是正常的。在省里的医院花得多了,就占了我们地方上的医保额度。”

  郑大一附院自身在新农合方面,工作做得十分到家。当下面区县的病人需要住院时,郑大一附院有专门的部门与下面区县的新农合部门联系,把患者的新农合关系转过来,解决医保报销的问题。“同样可以报销,病人当然要去上级医院治疗。”上述人士说道。

  在人才引进方面,河南省县市级医院的院长们谈起郑大一附院,羡慕中也伴着埋怨。“本来医疗人才就很短缺,刚毕业的学生在我们医院培养六七年成为成熟的医生后,郑大一附院他们原来的导师要是一说缺人,这些医生马上就跳槽过去了。”郑大二附院一位管理人员有些惋惜,但又充满无奈:“人人都愿意去一个更大的、收入更高的平台。”

  更让地市级医院发愁的是,近几年,优秀的医学毕业生,都不愿意来地市,他们一毕业就会选择省级以上的医院,尤其是收入高出同行几个档次的郑大一附院。地市级医院想招一个博士很难,但郑大一附院一招就是一批。

  郑大一附院对河南省内病人、医保和人才的虹吸现象,给全省医疗界造成了一个困局。病人聚集在郑大一附院,医生会积累更多的病例,在处理危重病人的经验上会越来越丰富,从而会进入一个正向循环——吸引更多的病人和医生。而那些被吸走病人和医生的医院,要发展可谓难上加难。

  前几年,河南一家地市级医院要发展心脏外科,院长发现非常困难:“医保报销后,我们的费用不一定有郑大一附院优惠,技术上又比不过它。病人需要做心脏搭桥手术的,就直接往郑州去。这方面流失的病人太多,让我们无从发展。”

  做大之后真能做强吗?

  2012年陈竺部长视察郑大一附院两年后,在2014年初举行的郑大一附院2013年度年终表彰大会上,阚全程第一次将医院发展的目标由“做大”调整为了“做强,精细化管理。”

  2014年,在国家层面上,政府终于决定直面已持续十几年、起始于华西医院的公立医院大举扩张的局面。那一年,国家卫计委紧急下达《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提出将暂停审批公立医院新增床位。

  然而,《紧急通知》叫停了新增床位,对此前公立医院已经形成了的超规模的床位数,却并未提及处理意见。而从2008年开始的六年内,郑大一附院的床位已由不足两千张,扩张到了编制床位7000张,成为中国病床数最多的医院。

  一直对郑大一附院的扩张不置可否的河南省也开始表态。2015年1月底,河南省两会期间,身为省人大代表的阚全程在讨论发言时,有省领导当场向他喊话,“拉乡镇的兄弟医院一把,让老百姓能在家门口治大病。”

  2015年4月,郑大一附院在行政楼30个职能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的职能点评会时,阚全程罕见地说:“2015年将是医院倍感压力的一年,国家对大型公立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时至如今,郑大一附院“羽翼已丰”。可以想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这家中国最大的医院仍将保持“巨无霸”的惯性。

  2016年,郑大一附院在收购郑大四附院、郑东院区投入使用后,床位增加至一万张。改名为郑大一附院惠济院区的原郑大四附院的一位医生,吃惊于合并后的变化:“合并后,郑大一附院老病区的病人被拉到了惠济园区,病人数马上增多了。原先我们的薪酬结构是60%的基础工资,40%的绩效考核。之前病人少时,连60%的基础工资也发不了。现在病人多了两三倍,我们医生的薪酬一下子就涨上去了。”

  在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记者近日前往采访时发现,尽管门诊人数看上去比郑大一附院主院区少了许多,但3000张住院床位却是满满的。一位每周来郑东院区坐诊两次的主任医生说,如果郑大一附院再建一个医院,还是会马上满员。

  做大之后,如何做强,是一个比规模扩张更具难度的考验。